電子報詳情頁

教育線上 專訪/理大新生必修AI語言 強化自主學習

  左圖:理工大學本學年增設新生必修的人工智能語言學習課程。右圖:曹建農期望學生能自主規劃學習。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香港理工大學今年9月新學年推出「理工教育4.0」改革計劃,透過升級線上學習平台、增設新生必修的人工智能(AI)語言學習課程,並引入AI情緒管理諮詢等功能,打造個人化學習模式。其中,新生修讀AI語言課若並通過考試,則可自由選修其他語言相關課程,不再設置其他必修要求。

理大副校長曹建農教授日前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有關改革突破傳統教學框架,期望學生能成為自主規劃學習的「獨立學習者」。\大公報記者 邱梓茵

曹建農透露,自己雖於今年9月1日才正式接任副校長一職,但早於5月已開始參與這項教育改革的籌備工作。曹建農進一步解釋,傳統課堂中「所有學生同學同一課程」的模式,難以配合不同背景、不同學習階段學生的需求,因此理大計劃透過改革,為學生建立「個人化學習路徑」,讓每個學生都能自主掌握學習內容與方向。

AI輔助學習減課業負擔

在具體應用層面,理大兩年前已率先推出高等教育研究及發展院(IHERD),推動校園教育轉型。該平台已將所有學生的數據整合至統一數據庫,校方計劃進一步將其拓展為「數碼教育數據中心」(digital education data hub),為教育改革提供數據支撐。與此同時,理大還設立「教育研究中心」(education research centre),專注開展創新型教育研究,研究範疇涵蓋AI技術、教育工具、相關科技應用,以及教學法創新(pedagogy innovation)與課程改革(curriculum reform)等核心領域。

針對當前部分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曹建農認為,AI技術為解決這一難題帶來新機遇。透過AI輔助學習,可將學生從傳統課堂中「釋放」,實現「非課堂內亦能完成學習」的模式,為課程改革提供重要支撐。

曹建農提到,理大在推動AI教育轉型過程中,積極借鑒海內外高校的成功經驗。除已參考西安交通大學的做法外,即將訪問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內地高校;同時亦計劃邀請已在教育領域廣泛應用AI技術芬蘭院校加入「諮詢團隊」。

在眾多改革舉措中,語言教育改革較為成熟。曹建農介紹,理大將調整語言及溝通技巧課程架構,新生入學後僅需修讀一門必修課─「AI工具語言學習」(AI Tools for Language Learning)。

將推出「AI辯論」功能

課程中,教師會向學生傳授如何運用AI工具提升語言能力,涵蓋口語(speaking)、寫作(writing)、工作面試技巧及溝通能力等內容。只要學生掌握這門課的知識並且通過考試,往後的其他語言相關課程均可自由選修,不再設置必修要求。

曹建農強調,這一調整的核心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憑藉AI工具持續提升語言水平。

此外,理大計劃逐步拓展AI在校園的應用場景,除已確定的AI情緒管理諮詢外,還將推出「AI辯論」(AI Debate)功能,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