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事處每五年進行一次泊位需求評估,最新評估顯示,本地船隻對避風泊位面積的需求,在2021至2035年間將大幅增加約88公頃,主要由於遊樂船泊位需求由240.3公頃增至311.1公頃,增幅近30%。遊樂船泊位預期會在2035年出現26.3公頃短缺,但漁船等作業船剩餘泊位可填補不足,整體泊位供應足以應付直至2035年期間的需求。
海事處評估指出,第IV類別船隻(即遊樂船)的泊位供應,受惠於香港仔南避風塘擴建,將由2021年的248.2公頃,增至2035年的284.8公頃,但由於泊位需求將由2021年的240.3公頃,大幅增加至2035年的311.1公頃,故泊位供需的差異,將由2021年有7.9公頃剩餘,變為在2035年出現26.3公頃短缺。
同一時期,第I至第Ⅲ類別船隻(即作業船)的泊位面積供應變化不大,有約376公頃,需求則由328.5公頃增至345.9公頃,多出的供應雖然由48.2公頃減至29.4公頃,但持續有剩餘。
海事處評估認為,雖然遊樂船泊位預計到2035年會出現供應量不足情況,但由於法定的避風塘和避風碇泊處均按先到先得方式開放給所有類別的本地船隻使用,因此作業船泊位面積剩餘供應可填補不足,換言之,本地船隻避風泊位面積整體供應足以應付至2035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