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他山之石/海南26個月建成逾三百泊位

香港建設遊艇泊位動輒以十年計,借鑒內地及國際成功經驗,政策驅動、創新規劃、簡化審批、引入市場力量等策略,均有助縮短泊位建設周期。

以基建速度快著稱的內地城市,遊艇配套建設以政策驅動發展。其中,海南省的遊艇碼頭建設通常與綜合旅遊地產項目捆綁開發,項目雖然要經過多個部門審批,但在省級政府的重點項目推動下,透過「綠色通道」和聯席會議制度等,有效協調各部門,加快審批速度。以海南首座世界級帆船港、三亞半山半島帆船港建設為例,從立項到有泊位供應,歷時不足三年,26個月內建成325個泊位。

新加坡將遊艇業視為鞏固其「全球金融與旅遊中心」的一部分。在濱海灣和聖淘沙等核心旅遊區,規劃時已預留了碼頭用地。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MPA)作為主導機構,協調其他部門高效審批,令在預留用地上的新建項目,從設計到落成僅需時三至四年。

迪拜則展現了創造土地的魄力,透過「棕櫚島」等大型填海項目,直接創造大量臨海地帶,並將泊位作為豪華房地產的配套設施,由開發商統籌建設,實現快速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