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樓按明曦/投資移民政策再優化 物業購買門檻放寬\張顥曦

  圖:施政報告提出優化投資移民政策,料對優質樓盤的交投帶來刺激作用。

香港優質物業一直深受各地投資者青睞。近年,香港推出新資本投資者計劃,讓投資者在投資香港物業等資產的同時,獲得香港居民身份,吸引不少人士申請。截至7月底,投資推廣署已接獲超過1760宗申請,顯示該計劃具備相當吸引力。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更進一步放寬了購買物業的資格,筆者將在此詳述相關細節。

根據原有的新資本投資者計劃,申請人只要符合指定的資產及居留條件,並在香港連續居住不少於7年,即有機會獲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此外,申請者還須投資至少3000萬元淨值於獲許投資資產。

過往,物業可計算入投資總額的上限僅為1000萬元,而購買住宅物業的成交價門檻則必須達5000萬元,要求相對較高。修訂後,非住宅物業(如工廈、商舖)可計算的投資總額上限由原本的1000萬元提升至1500萬元。此外,住宅物業的成交價門檻由5000萬元下調至3000萬元,讓申請人更容易物色理想物業。

購買大額物業可透過申請按揭提升借貸能力。現時不論物業樓價高低、出租還是自用,按揭成數上限均為七成。在計劃放寬前,投資者需購買一個價值5000萬元的住宅,承造七成按揭的情況下,首期需要1500萬元。計劃優化後,投資者可購買3000萬元的物業,首期預算可減少600萬至900萬元。但需注意,按揭貸款並不計入可投資資產範圍內。如對計劃的計算方法有疑問,建議向相關部門查詢詳情。

自僱人士文件更嚴格

香港銀行批核外來投資者的按揭申請,所需文件與香港居民相似。申請人需提供公司的僱傭合約、出糧證明、公司薪酬紀錄及完稅證明,以便計算按揭入息要求。若申請人為內地自僱人士,則需額外提交財務報表、法人證明、過去6個月的銀行流水及驗資證明等,所需資料較為繁複。由於各銀行的審批標準不盡相同,建議尋求信譽良好的中介公司協助處理。

(作者為經絡按揭轉介營運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