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文藝中年/《諸神會:出門須知》\輕 羽

實驗劇場藝術家榮念曾的新作《諸神會:出門須知》,節目的註釋是「學生與藝術家之間持續學習過程的階段演出」,場刊說明此乃「無對話演出,屬於非敘事性質」。明顯地,《諸神會》並不是一個純粹的劇場表演,而是資深藝術家引領年輕人透過劇場觀照自己、認識世界。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設置了純白色背幕和地板,十多位身穿黑衣的表演者處身其中,仿似浮游眾生在澄澈世界揣摩尋覓。觀眾進場時背幕映照《心經》文字,讓觀眾靜靜地感受「心無罣礙」的世界。

《諸神會》就是一個由八方神明匯聚一起的場景。「出門須知」更是有趣,投影的文字解說了人們預備出門的心態:「到底要帶上什麼?抑或不用帶着預設期望?」由是,出門既是一趟尋找的旅程,也是一次學習和體會的經歷。出門時既有須知,亦可以是什麼也不知。

演出資料顯示十多位主要來自新加坡和香港的年輕人,結合多位跨文化表演藝術家一同學習和理解文化議題,然後整合而成《諸神會》的演出。貫徹榮念曾一向的藝術風格,《諸神會》並不建基於語言傳遞信息,表演者運用身體形態展示存在特徵和追求目標,當中有人是猿猴模樣,亦有把玩手機的現代人。來自北京的戲曲表演者任家樂身穿全白色的「練功靠」(武將服飾),展示拉山紮架等基本戲曲形象,就像是與其他年輕表演者分享:「一切可從根基做起。」

作為一個學習階段展演,《諸神會》同時具備可觀和令人回味的劇場表演效果。多個白色小級台配置之下,簡約的舞台空間形成層次感,表演者和背幕投影分層迭進,形成紛擾雜陳的境界。不過,演出的目的主要仍是開拓年輕人的眼界和思維,並且抒發心聲。當中一連串字幕投影,當中例如:「我對藝術徹底失望」,既是年輕人的申訴,亦是年輕人對藝術發展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