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來論/新老交替是政治健康的表現\卓 銘

近日多名資深立法會議員表示不爭取連任,引起社會關注。事實上,現時香港邁向由治及興新階段,立法會出現人員輪換、新老交替,這是應有的政治健康生態。對於退位讓賢的議員,他們不但展現出無私的格局和高風亮節的境界,也體現了對香港的高度負責任和對年輕人關心支持。我們相信,他們過去為香港作出貢獻,未來也會在不同崗位上,繼續服務香港。

自從多名議員公開表明不競逐連任後,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必要的揣測。然而,第七屆立法會自2022年開始履職至今,已經憑事實表現證明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後的議會,是如何依法高效運作,並且呈現了行政立法良性互動的新氣象。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曾多次形容,立法會跟特區政府同屬一支球隊,既是「香港隊」,也是「國家隊」,雙方在互相制衡的同時,也互相配合,為對方提點及補位。在這一屆立法會中,由行政長官首次提出促進行政立法雙向交流的前廳交流會,官員與議員在交流會中就宏觀及微觀議題盡情表達意見,「有碗話碗,有碟話碟」,形成密切而務實的合作氛圍。

新選制符合香港發展需要

此外,過往傳統的「一問一答式」行政長官答問會,也在今屆立法會開始被「互動交流答問會」所取代,就涉及國家發展戰略或大型基建工程融資等重大議題進行交流,議員踴躍提問表達意見;行政長官除回答問題外,也會諮詢議員意見並納入施政考慮。如此理性高效務實交流的新風氣,在過去可謂難以想像,今屆立法會至今已通過過百項法例,並批出超過230項撥款建議,涉及逾6500億元,這些重大成果,均說明了新選制是一套符合「一國兩制」方針、符合香港實際、符合香港發展需要的好制度。

新選制之下,立法會不再是個人嘩眾取寵的表演舞台或政治對抗平台,而是重歸為民謀福祉、為港謀發展的初心。有別於過去立法會不斷被亂港勢力騎劫,第七屆立法會全體議員在愛國愛港的前提下,盡職盡責,支持配合特區政府通過了23條立法、區議會改革等重要法案。而在房屋、人口政策、長者及殘疾人士乘車優惠等政策方面,議事廳內同樣不乏熱烈的討論,各種不同意見相互碰撞,最後求同存異,為政府提速提質解決各項「老大難」民生議題作出積極貢獻。

再者,新選制下的立法會也絕非如某些人所質疑般,是只容贊成不容反對的「橡皮圖章」。例如早前的垃圾徵費計劃、《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等極具爭議性的議題,議員都本着對公眾利益的高度敏銳性和負責任態度,直言不諱提出尖銳意見。足證立法會仍然基於廣泛民意和社會穩定為最高考量,從而審慎行使其審議與立法權。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如今的香港踏入「一國兩制」實踐新階段,立法會也進入穩健務實的新常態,出現人員輪換,是再正常不過的情況,一個定期有新老交替的議會,才是政治健康的表現。試想,假如立法會幾十年來面孔不改,新一輩沒有任何機會參政議政,如何使人相信這樣一個議會能夠準確體察民情、反映民意,順應新時代的發展趨勢作出改變?

如今美國國會就正正出現這樣的問題,一大班資深參議院議員不肯放棄權力,十多年來離任者寥寥可數,使年輕新血加入的機會不多。即使有年輕人成功突破了年齡壁壘,也因為年齡關係遭到輕視。香港市民絕不希望在香港見到這種狀況。

立法會須不斷與時俱進

正因為今天的香港正邁向由治及興新階段,港人對立法會也有着更大的期望。香港要傳承「一國兩制」事業,就需要立法會有更多年輕、有活力、有熱忱、有能力為香港、為市民服務的議員。早前立法會通過《2025年立法會(權力及特權)(修訂)條例草案》等議案和修改《議事規則》,對議員的行為、操守及工作表現提出具體要求,並就議員不當行為設立處分機制,說明現屆立法會早有意識須不斷與時俱進,提升議會的效率和問責性,才能長遠確保立法會議員得以更貼地、更到位地服務香港市民,更好貢獻國家。

近日多位宣布不競逐連任的資深議員,大多擁有豐富的議政經驗,從協助政府推動大量民生經濟政策,到提攜新人傳授經驗,長期以來對香港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到了現在,部分議員選擇退位讓賢,既展現其政治格局和境界,也凸顯了其高風亮節的一面。他們過去為香港發展付出了大量心血,今日則繼續對香港的未來負責,對年輕一輩表達關愛,值得各界敬佩和尊重。再者,即便不再是立法會議員,也不代表他們不能繼續服務香港。例如有議員表示會改變崗位,推動「官產學研」工作;也有議員自言將繼續透過不同平台為工商界發聲,助力香港招商引資。

距離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尚有不足兩個月,同時今年也是國家「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以及「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香港正處於又一個關鍵的發展時期。各界期望,新一屆立法會能傳承現在穩健務實的風氣,展現更大的活力和專業的能力,推動香港譜寫時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