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焦點新聞/建造業升級培訓 保本地工人就業

  左圖:部分建造業工種仍欠缺人手,當局鼓勵工友「轉跑道」。右圖:特區政府聯同建造業界推出「組合拳」,保障本地工友就業。

特區政府與建造業界推出「組合拳」,多管齊下解困局,包括優化建造業議會的培訓計劃,大幅增加「一專多能」與「技術提升」培訓計劃學額,並且免學費及增加津貼,幫助工友「轉跑道」。政府同時堅守本地勞工就業優先原則,不再批准紮鐵、模板等工種申請輸入外勞。特區政府並透過增加基建投資,為本地工友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本港最新失業率今日公布,受私營工程萎縮、裝修維修工程量不足的影響,建造業料成失業重災區。香港建造業總工會表示,建造業失業率料會繼續上升,優化培訓計劃是回應了工會的訴求,形容是「及時雨」協助工友。\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

建造業失業率6月至8月為6.9%,在各類工種之中最高,普通工人及個別工種技術的工人受影響尤深。據了解,紮鐵、模板工人的失業情況增加,但假天花、電梯等工種仍缺乏人手。

優化課程 學額增至4000個

為協助建造業工友,建造業議會近日在發展局支持下,推出為期一年的針對性優化措施,包括將「一專多能」與「技術提升」培訓計劃學額從原先共1600個大幅增至4000個、全數豁免相關課程學費。中工如報讀「技術提升」及「一專多能」課程,可分別獲發14000元及10000元畢業津貼;大工如報讀這兩項課程,可獲發放19000元畢業津貼。計劃針對短缺工種提供訓練,助力工友「轉跑道」掌握新技能。

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是業界關注焦點,發展局近日表示,在不同施工階段的個別工種,仍有人力短缺情況,政府會在保障本地勞工優先就業的原則下,協助應對人手短缺。發展局強調,在第九輪輸入勞工申請中,只批出10宗、合共986個配額,而且全數是用於工程後期工序的嚴重短缺工種,不再批准紮鐵、模板等人力緊張情況已有改善的工種。輸入勞工計劃下已獲批而仍然有效的配額正在持續下降,從今年第二季的8016個,減至最新季度的7332個,遠低於1.2萬個上限。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昨日向《大公報》表示,受經濟環境影響,地產市道不振,私人工程量萎縮,當前建造行業僱主、僱員、總承包商和分包商都比較困難。工程前期的一些工種例如紮鐵、模板、落石屎等,都出現開工不足或無工開的現象。他非常歡迎政府推出優化培訓計劃,認為是更大誘因,鼓勵工友積極進取。

香港分包商聯會永遠榮譽會長伍新華向《大公報》表示,「一專多能」培訓計劃針對性地幫助開工不足的工友學習新技能,轉跑道就業,例如釘板、紮鐵師傅可免費學電工、水喉安裝等技術,讓工友在不同時期都有工開。現時,裝修領域的失業率較高,「技能提升」可讓身懷多種技能、但沒有相關牌照的裝修師傅,通過系統化課程,接受規範訓練,並考取執照,進入工地工作。他說,優化計劃減免學員學費並加大津貼,有望吸引更多工友參與。

就業配對 下周二大型招聘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梁子穎對《大公報》表示,失業工友會先打散工維持生計,有工友擔心學新課程後未必找到工作。他認為政府應盡快開展已獲立法會批准的工程,並且停止批准輸入勞工申請。

建造業議會表示,將與不同工會、承建商及分包商合作,加強就業及培訓配對服務,透過招聘中心的服務及舉辦招聘日、網上及電話多個平台,協助工友就業。下一次大型招聘日將於下周二(28日),在位於九龍灣的建造業議會服務中心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