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十八大以來,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之後,從2021年9月至2025年9月4年間,又相繼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以下簡稱「四大全球倡議」),普遍得到世界多國的積極回應和高度評價。四大全球倡議從不同角度為動盪不安的世界注入了穩定性和確定性,為應對世界變局、破解人類難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四大全球倡議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強烈的現實需求。中國共產黨是一個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
與香港發展需要高度契合
然而,世界並沒有隨着歷史的向前發展而讓各國人民的生活變好,反而出現了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發展悖論。當前全世界已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仍不超過30個,總人口約10億、不到全球人口的七分之一。而2020年受長期飢餓影響的人數增長超過之前5年的總和,比上年增加1.61億人。加之有的國家將發展議題政治化、邊緣化,大搞「小院高牆」「脫鈎斷鏈」,損害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面臨嚴峻挑戰。與此同時,全球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近年來國際形勢變亂交織,地區安全熱點問題此起彼伏,人類社會面臨的安全挑戰和問題越來越複雜、越來越棘手。2022年2月8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的報告顯示,人們的安全感降至歷史低位。總之,當今世界,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
正是基於中國共產黨強烈的國家和世界雙重使命,習近平主席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就是為了破解上述赤字,以公平正義為理念積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推動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為各國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香港要在踐行四大全球倡議中走在前列。四大全球倡議,其對象是全球所有國家,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當然也包括區域性和全球性國際組織。然而,在世界已成為地球村和「歷史成為世界歷史」的今天,每一個人、每一個城市、每一個地區、每一個國家已都是全球化的一員。從這一角度以及四大全球倡議的普適性角度來看,作為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的香港,四大全球倡議對之完全適用,更可以香港為重要支點,更好地助力國家推廣踐行。
一方面,四大全球倡議的核心理念與香港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十分契合,國際化的香港應該積極踐行。比如在發展方面,習近平主席指出香港要始終聚焦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發展是永恆的主題,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決香港各種問題的金鑰匙。在安全方面,習近平主席提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還指出要維護高水平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文明方面,習近平主席指出香港是一個多元社會,中西合璧的風采浪漫依然。在治理方面,習近平主席要求香港着力提高治理水平,指出完善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增強治理效能,是把香港特別行政區建設好、發展好的迫切需要。基於此,香港特區政府很有必要深入學習領會四大全球倡議理念,將之吸收運用到特區發展、安全、文明、治理等領域中去。
以獨特優勢助力落實倡議
另一方面,由於香港自身在國際化方面的獨特優勢,更要主動助力國家推動四大全球倡議的落實。香港在這方面的優勢主要有:
一是具有顯著制度優勢和強大生命力的「一國兩制」,不僅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好制度,是服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好制度,還是實現不同社會制度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好制度;「一國兩制」還蘊含和平、包容、開放、共享等價值理念,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這一優勢對於習近平主席在全球安全倡議中所提出的「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支持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是脗合的。
二是香港是世界聞名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擁有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還是「一帶一路」重要樞紐,這對於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具有不小助力。
三是在「十四五」期間香港大力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中西文明交流互鑒取得顯著成效,這為推動落實全球文明倡議不無裨益。
四是香港依託普通法制度,積極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以及國際調解院,這些亦可謂踐行全球治理倡議的前期成果了。
如上所述,踐行四大全球倡議對香港十分重要,甚至可以成為香港提高治理水平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契機。為此,香港特區政府很有必要吸納四大全球倡議理念,加強頂層設計,分領域完善或新建有關機構,勇於拓展對外合作交流渠道,將香港打造成為踐行四大全球倡議的國際樞紐。比如,日前國際輿論正在討論國際機構總部撤出美國的時間問題,而香港就可爭取國家和外部支持將這類機構引入香港。再有,香港在「一國兩制」制度領域,金融、航運、貿易等經濟發展領域,以及維護國家安全、文明交流互鑒、參與全球治理等領域具有優勢和相關經驗,但是卻缺乏培訓、推廣這些優勢和經驗的全球性專門機構。諸如此類的工作都需要盡快健全完善起來。
暨南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