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社評/以東方智慧擦亮「調解之都」招牌

在30多個國際調解院公約締約國和簽署國及香港各界近200名代表共同見證下,國際調解院昨日在香港舉行開業儀式。這一歷史時刻,不僅標誌着一個新型國際組織的誕生,更體現了香港在中央大力支持下,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為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貢獻力量,也為香港由治及興注入新動力。

國際調解院是全球首個專門以調解方式處理爭端的政府間組織,其地位與國際法院、常設仲裁法院等其他國際爭端解決機構看齊。從今年五月國際調解院舉行公約簽署儀式,至昨日國際調解院正式開業運營,其速度之快,在國際組織建設史上十分罕見,充分表明國際調解院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也展現了特區政府的高效率。

國際調解院總部落戶香港,離不開中央對香港的大力支持以及國際調解院簽署國對香港的高度信任。作為中國境內唯一的普通法地區,香港擁有健全、透明、高效的法律制度,培養了大批精通國際及內地法律的人才,全球百大律師行有半數以上在香港執業。這些獨特優勢,使得香港成為國際及內地機構尋求法律和仲裁服務的首選平台,成為全球主要仲裁地之一。

隨着國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以及「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對爭端調解的需求不斷增加。國際調解院正式邁開步伐,將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定位,亦將為香港全面發展帶來積極效益。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出,國際調解院的落戶將為香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如調解員、翻譯員、研究員及行政人員等,並吸引國際法律專業人士和學者來港,有助推動法律實務、研究和國際司法合作,加強香港國際法律網絡。香港將繼續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支持國際調解院提供友好、靈活、經濟和高效的調解服務,為解決爭端提供一個新平台。

在早前發表的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李家超強調特區政府將全力支持國際調解院的工作,並會積極舉辦國際會議、專業培訓、實習計劃等,爭取香港青年和法律人才參與和服務國際調解院的工作,為香港培養更多國際調解人才,有關舉措將進一步強化香港作為國際法律樞紐和「調解之都」的地位。

國際調解院的成立對於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義。百年變局加速演進,變亂交織,國際調解院鼓勵國家之間以對話取代對抗,以合作取代衝突,以共贏取代零和,建立和諧的國際關係,這彰顯了「和為貴」的東方智慧及中國優化全球治理的大國擔當,亦反映「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可以為國家及全球的和平發展貢獻獨特力量。正如國際調解院理事會主席、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華春瑩指出,國際調解院理念與全球治理倡議高度契合,奉行和解合作和諧,堅持公正公平公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法治正能量,也將助力香港打造「調解之都」,歡迎更多國家加入。

事實證明,香港法治具有強大的公信力,其威望和優勢有增無減,受到國際社會公認,地位不可取代,這正是「一國兩制」旺盛生命力的充分彰顯。對於那些詆毀香港法治的反中亂港勢力及外部勢力來說,國際調解院正式運作,無異於狠狠地摑了它們一巴掌。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昨日開始舉行,審議「十五五」規劃建議,為未來五年發展擘畫新藍圖,為世界和平穩定和人類發展進步注入新動力。香港社會要全力以赴,更好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發揮香港所長,在國家發展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