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議論風生/「告別議案」非必須 確保選舉公平更重要\成 劍

立法會換屆選舉在即,確保選舉的公平公正是重中之重。昨日,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李慧琼表示,決定撤回動議「告別議案」,以讓議員更加聚焦處理工作及確保選舉公平性。這樣的決定理性慎重,是以香港整體利益為依歸,而非以個別議員需要為考量。事實上,香港有言論自由,議員要發表「離任感言」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以,絕不會因為「告別議案」的取消而「被搣聲」。

「慣例」不是「一成不變」

香港特區立法會有着嚴謹的議事規則,同時也存在一些「慣例」。但這些「慣例」並非法例的硬性規定,而且也不是「一成不變」,更不是「非執行不可」。

就以每屆立法會會期最後的「告別議案」為例,在2012年和2016年連續兩屆立法會,也都因各種原因如會期緊張等而取消。奇怪的是,為何當時沒有人質疑議員會因此「失去機會發表感想」、「破壞立法會形象」、「言論空間收窄」?如果「告別動議」是所謂的「傳統」的話,那麼連續兩屆都曾取消,又如何不會被視為破壞傳統呢?

形式固然有其重要性,但切不能因為形式而影響實質。什麼是實質,就是立法會選舉的公平性。「告別動議」當年設立的初衷,是讓議員總結四年的工作,發表離任感言。從過去經驗觀之,往往是感性內容居多。這樣的機會,說重要也重要,畢竟有些議員希望留下更多的文字記錄。但說到底,這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非要不可」。沒有這個動議,會對市民利益或制度造成衝擊?與立法會選舉公平相比,孰輕孰重?

李慧琼昨日在記者會上解釋,有部分議員關注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期於本周五開始,與最後一次立法會會議辯論時間非常接近,選情亦異常激烈,擔心於立法會上進行「告別議案」辯論將對選舉造成不公平,亦有議員希望聚焦更多時間處理選舉程序。經過審慎考慮各因素,並與核心組成員及不同議員商量、溝通後,她決定撤回動議告別議案,令議員更加聚焦處理工作並確保選舉公平性。

上述解釋已經十分清楚。眾所周知,立法會換屆往往有最少一半的人尋求連任,在提名期高度重疊之際,多一個「告別動議」的平台,對「新人」參選多少會造成一些不公。或許有人會說,現任議員有連任的優勢十分正常,不能因為有連任優勢就取消。話雖如此,但如果有議員提出憂慮,而內務委員會主席在徵詢意見後作出決定,且明確交代理由,就不能亂扣「破壞傳統」的帽子。

即將舉行的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是香港完善選舉制度後的第二屆大規模選舉,也是香港加快邁向由治及興的重要節點。選出什麼樣的議員,關乎市民的切身利益和香港的長遠發展,確保選舉的公平公正,並非一句口號,而應當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之上。

日前「港澳平」文章指出,更需要強調的是,在新選舉制度下,選舉回歸選賢舉能的本質,尤為突出公平競爭、良性競爭。任何參選人如經法定程序確認為合資格候選人,都將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展開競爭。不存在什麼「祝福名單」,也沒有誰享有什麼「特殊待遇」。

體現議員以整體利益為重

確保公平競爭、良性競爭,現屆立法會議員同樣責無旁貸。李慧琼表示,撤回動議告別議案「是個艱難的決定」,議會內有議員對告別議案的安排持不同意見,議會外亦有不同持份者向她反映意見。但她相信議員能夠透過不同途徑向媒體及市民分享想法及感言。她亦表示不擔心議員發言內容如何,因議員一直以來也能與各方人士接觸。

本屆立法會在過去四年為香港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也奠定了與特區政府良性互動的新範式,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一次「告別議案」的取消與否,不會影響本屆立法會議員做作出的成績、所付出的努力。恰恰相反,這進一步體現了本屆議員以整體利益為重、以制度公平為準、以實際情況為依歸的議事風格。

我們希望並相信,即將到來的選舉將更加彰顯高質量民主的健康,彰顯參選競選活動的熱烈活潑,彰顯社會團結一致為香港美好前景和市民福祉群策群力的積極務實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