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主席特別顧問兼北京辦公室主任張政偉昨表示,在可持續信息披露的整個生態圈中,信息的提供和信息的加工分析,是兩個非常重要的環節。ISSB準則解決的是信息的提供問題,讓所有企業都能處於同一起跑線。現時已有37個司法管轄區決定使用或正在採取措施,在其法律或監管框架中引入ISSB準則。
37個司法區使用統一標準
張政偉昨在頒獎典禮上致辭說,上述37個司法管轄區加在一起,共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大約60%、全球資本市場市值40%以上(如撇除美國市場佔比更達到80%左右),以及50%以上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中國內地與香港特區政府積極落實可持續披露準則。香港方面,張政偉指出,香港在去年12月底已經把所有的工作完成,包括在去年9月份發布了香港版本的可持續信息披露準則,及於去年12月發布可持續披露路線圖,闡明香港要求公眾責任實體採用ISSB準則的方針,並就不遲於2028年對大型公眾責任實體全面採用ISSB準則提供清晰路徑。有關披露要求,與ISSB準則完全趨同。
張政偉續說,中國政府對碳達峰的承諾是在2030年之前,亦即「十五五」期間要實現。而在四中全會之前,內地已經發布政策文件,就是「十五五」時期要實現國家碳雙控、地方碳考核、行業碳管控、企業碳管理、項目碳評價和產品碳足跡。這六個環節環環相扣。
雖然部分企業現時的感受未必很深刻,不過張政偉指出,隨着明年踏入「十五五」時期,在國家的「雙碳」策略,以及ISSB可持續信息披露的政策框架落地共同影響下,預期會對企業帶來重大影響。
對於大型企業而言,張政偉呼籲早日採用ISSB準則,以便企業本身對業務所面臨的可持續相關風險「心中有數」,甚至轉危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