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38屆廣交會上,內地製造的各款機械人各顯神通,成功「圈粉」境外採購商,並收穫大量訂單,單是廣州機械人的累計意向成交額已超千萬美元。香港努力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可從中得到啟發。香港要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大力發展機械人產業、推動香港經濟轉型的同時,利用香港市場優勢助力國家創新成果與國際市場的連結,為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內地目前在工業機械人、服務機械人、人形機械人三大賽道上都擁有領先地位,是全球最大的機械人市場,去年產業營收達到2400億元人民幣。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機械人出口同比增長54.9%。本屆廣交會匯聚了46家頭部服務機械人企業,在專區內展示各自產品,爬坡、倒水、沖咖啡、按摩、疊衣……幾乎無所不能,成為廣交會的「明星」。
機械人閃耀廣交會,進一步印證香港加快創科發展的正確性。事實上,香港在機械人研發、應用等方面具有不少獨特優勢。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近年吸引了多家內地領先機械人企業在港集資上市;完善的知識產權保障體系,為機械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安全環境;優秀的基礎科研能力,研究成果備受國際重視。更重要的是,香港具備廣泛應用場景。在建造業方面,機械人可處理大量具重複性、危險性的工作;在服務業方面,機械人清潔、送貨效率更高;在護理方面,人工智能可發揮多方面作用;在醫療領域,越來越多的手術可由人工智能取代人手操作。這些應用若能不斷深化,將能增強香港在機械人產業上的「話語權」。
特區政府視人工智能與機械人產業為未來的核心發展方向。特區政府已成立多項基金,支持相關產業的發展,港投公司投資入股了多家具潛力的企業。新一份施政報告聚焦人工智能,特區政府承諾將在應用方面以身作則,並已在「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成立香港太空機械人與能源中心。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邀請內地機械人領先企業的杭州宇樹科技來港開展業務,其創辦人加入特首顧問團,都體現了特區政府在這方面的努力。
香港學術界、科技界和企業界對機械人研發和應用都非常積極,形成了官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多家大學成立了機械人研究機構,在醫療機械人方面展示了強大實力。中文大學剛剛推出香港首款自主研發的具身機械人平台,可廣泛應用於物流、零售、倉儲、工業自動化等領域。較早前,有大型屋苑向住戶建議以機械人取代部分屋苑保安的工作。而在香港國際機場發生貨機撞擊巡邏車事故後,有人建議全力推動無人駕駛巡邏,減少意外風險,其實無人駕駛也是具身機械人的範疇。
當然,有優勢並不代表就能「躺贏」。香港要想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把握主動,還需要在人才、政策、機制等方面加大投入。以人才為例,未來應強化對全球頂尖人工智能與機械人領域人才的吸引力度,同時要強化對現有人才的培訓。而在金融方面,正如有業界建議,可以有諸如便利上市、優化機制等更多的吸引政策,讓全球領先的人才和企業來港「扎根」。
在兩個月前舉辦的2025世界機械人大會中,首次出現香港展團,貿發局組織5家機構亮相大會,其中一家香港企業攜同世界首創「高性能光學多模態感知技術」參會,受到高度關注。事實說明,香港有優勢、有實力、有潛力加快人工智能與機械人發展。如今香港各界目標一致,特區政府積極作為,未來發展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