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五」時期是國家夯實基礎、全面發力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階段,也正值「一國兩制」實踐邁入新階段,香港加快實現由治及興的重要時期。港澳問題研究專家、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在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國家正在擘畫的「十五五」規劃,料將延續以往做法,設立專章,把港澳納入未來五年國家整體發展布局。
未來五年,香港關鍵在於要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鞏固並提升「十四五」規劃賦予的「八大中心」定位及傳統優勢,同時謀劃培育新的戰略價值,在國家發展藍圖中找準坐標,實現更快、更好、更全面的發展。「期待到2030年,香港成為一個更加繁榮穩定、多元開放的國際都會。」\大公報記者 馬靜
郭萬達表示,國家「十四五」規劃中賦予香港八大中心定位,圍繞香港優勢所定,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的規劃。未來五年,香港仍然要緊緊圍繞八個中心定位,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繼續發揮獨特優勢。郭萬達進一步指出,香港的獨特優勢可主要概括為「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國際化營商環境、普通法法律體系及「聯通內外」的樞紐地位。
「十五五」期間,香港三大獨特功能定位可進一步凸顯。首先,可進一步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在離岸人民幣業務方面優勢顯著;當前在2024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第三,科創金融領域全球第一;IPO融資額回升,黃金等大宗商品交易活躍,且香港堅持零關稅政策,受國際制裁的影響相對有限。
其次,香港國際航運與貿易中心功能可進一步強化,雖然香港集裝箱港口增長量下降,但仍是全球供應鏈重要節點,香港航空樞紐業務增長,離岸貿易、航運金融與保險業務提升,數字貿易等新型貿易形態也在逐步發展。第三,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與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功能有望得到提升,香港人工智能領域有扎實基礎,5所大學躋身世界百強。作為東西方文化交匯地,文化藝術交流作用凸顯,「這兩大中心定位雖是『十四五』規劃提出的新方向,目前已經形成一定基礎,未來可進一步發展。」
培育新質生產力 成為策源地應用地
郭萬達還指出,香港可憑藉獨特優勢培育三個新的戰略價值,其一,可培育國際高端要素集聚價值,在當前中美博弈背景下,香港在人才、數據、技術等高端要素集聚優勢顯現,尤其人工智能所需的算法、算力、數字金融和穩定幣、數據資源方面,香港具備獨特吸引力;其二,新質生產力培育和發展的價值,香港人工智能研發與應用場景廣泛,生物醫藥領域政策近期也進一步優化,低空經濟從法律、應用場景到規劃逐步推進,香港在一些領域可成為新質生產力策源地或重要應用地;其三,新型工業化與綠色發展的典範價值,國家當前提出新型工業化,香港也提出要發展新型工業並成立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香港還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與綠色低碳城市發展,這些都契合國家新型工業化與綠色發展需求。
融入國家統一大市場建設
「無論是鞏固提升傳統優勢,還是培育新的戰略價值,都要着眼於『國家所需,香港所能』這個核心,要建立在香港獨特優勢基礎之上。」郭萬達表示,「十五五」期間,香港要在國家藍圖中找準坐標,需要主動對接「十五五」規劃港澳篇章,聚焦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雙循環、統一大市場等國家戰略。在粵港澳大灣區「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地」的「一點兩地」新定位下,推進規則銜接與要素流動,助力大灣區市場一體化,融入國家統一大市場建設。進一步強化開放與改革作用,發揮在制度型開放、「一帶一路」對外開放中的功能,鞏固傳統優勢、培育新優勢,通過改革適配國家發展需求。
「期待到2030年,香港是一個更加繁榮穩定、多元開放的香港。」郭萬達說,通過鞏固傳統優勢、培育新優勢,香港將實現經濟多元,激發創新活力;改善民生福祉維護社會穩定;提升國際樞紐地位與國際網絡,強化開放包容的國際化大都市屬性,同時推進宜居、綠色、智慧香港建設,在2027年香港回歸30周年時展現更好發展面貌,並為2030年目標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