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訊】新華社10月22日發表題為《中國之治 穩定之錨──新時代中國為世界貢獻發展進步力量》的文章。文章指出:
10月20日至23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十五五」規劃布局謀篇。這次重要會議吸引全球關注的目光。中國之治所創造的「兩大奇跡」和戰略定力,持續為世界注入可貴信心,貢獻發展進步力量。世界期待,再啟新程的東方巨輪,劈波斬浪,繼續成為動盪變革世界的穩定之錨。
穩定向前:「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
環顧全球,保護主義暗潮洶湧,強權政治陰雲不散,地緣衝突多地延宕,世界經濟在失速風險中艱難尋找方向。
「面對複雜的外部環境,要堅定信心,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着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各種不確定性。」習近平總書記洞察時與勢,為中國經濟穩健前行指明方向。
確定性,當今世界的稀缺資源。作為經濟總量佔世界約17%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正是對世界穩定發展的重大貢獻。「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總量連續跨越110萬億元、120萬億元、130萬億元,今年有望達到140萬億元,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年均增速5.5%,製造業規模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一連串亮眼的數字,描繪出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良好勢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說,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利好全球」。
中國經濟穩中求進,源於「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幹」的接續奮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時強調,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政治優勢。
開放合作:「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
面對貿易摩擦、脫鈎斷鏈、封閉排他的逆流湧動,中國堅定不移走開放合作的康莊大道。「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決心不會變。」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示,展現了中國與世界共享機遇、互利共贏的胸懷與擔當。
面對世界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疊加的嚴峻複雜局面,習近平總書記相繼提出四大全球倡議,從發展、安全、文明、治理四個維度,持續完善系統性解決人類社會難題的中國方案。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中國既為全球治理提供理念引領,又以腳踏實地的行動為動盪不安的世界注入穩定性和確定性,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