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香港會計師公會副會長羅卓堅昨出席「2025大灣區論壇」專題研討會時表示,香港擁有健全的生態系統,包括法律、會計及金融服務,能為企業「走出去」與資金「引進來」提供可靠平台。他認為,香港應積極開拓中東、東盟等新興市場,中東國家年輕人口多、發展意願強,香港可透過法律與金融專業服務,協助當地資金與中國企業對接。
羅卓堅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具備成熟的金融市場和完善的證券監管體系,香港多元的合規許可制度以及與內地互聯互通機制,可為金融科技和數字資產的發展提供良好生態。
港法制完善吸引外資
羅卓堅預期,綠色金融和人工智能將成為香港未來金融創新的重要方向。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署理院長許佳龍同場指出,香港穩健的法律與監管框架是吸引國際資本與內地企業的關鍵。
HashKey Capital首席執行官鄧超以數字資產行業為例,指出香港自2018年起逐步建立虛擬資產監管框架,並在特區政府支持下舉辦國際級行業活動,展現香港在數字金融領域的吸引力。
香港律師會會長湯文龍則表示,香港法律專業人才多元,能為複雜的跨境交易與新興科技應用提供支持。
然而,與會者也指出香港面臨多重挑戰。鄧超表示,全球數字資產監管發展迅速,美國等市場積極推進,香港需加快完善相關上市標準與產品規則。他坦言,數字資產監管標準仍有不足,呼籲為創新產業提供更大「實驗場」,持續推動監管與創新平衡。
湯文龍則指出,人工智能與區塊鏈等技術快速演進,法律與監管框架需與時俱進,以維持國際信心。他表示,香港作為自由經濟體,法律體系受國際信任,有利於吸引中東及東南亞投資者。
關於未來突破,鄧超期望香港成為首個將數字資產納入主流資產類別的資本市場;羅卓堅則看好人民幣國際化、綠色金融與人工智能發展;湯文龍表示法律專業界須與監管機構緊密合作,以應對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