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井水集/點燃全運熱情

第十五屆全運會即將於11月9日開幕,拉開全運會序幕的火炬傳遞活動將於11月2日在香港、澳門、廣州、深圳4個城市同步舉行。4個城市共設200棒,每個城市50棒。就香港而言,在路線設計、火炬手組成、傳遞方式等方面都棈心設計、極具特色。

香港傳遞火炬路線全長10公里。以添馬艦政府總部為起點,以十五運香港主場館啟德體育園為終點,橫越維多利亞港,途經添馬公園、中環和灣仔海濱、金紫荊廣場、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太空館,都是香港的著名地標。

火炬手由50人組成,一半為體育界人士,另一半包括殘疾人士、少數族裔、義工和青年等,藉此傳遞多元共融的信息。就傳遞方式而言,前4公里為跑步路段,由人手傳遞,灣仔到尖沙咀以及尖東至啟德體育園路段,分別乘搭渡輪和開篷汽車,整個傳遞活動時間為兩小時。

這樣的路線和傳遞方式,旨在最大程度地展現香港的城市特色和「一國兩制」下的獨有魅力,既是一次形象展示,也方便讓更多市民和遊客接觸到火炬傳遞活動,點燃全城對全運會的熱情。

廣州、深圳、澳門三地的火炬傳遞活動也是各具特色,既有歷史底蘊,也有當代精神,更採取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低空飛行器等火炬傳遞方式,方式多樣,凸顯大灣區作為國際創新中心的產業優勢,以創新性和未來感的嘗試,展示科技與體育的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十五運會的聖火採集自南海海馬冷泉區1522米深處的「可燃冰」,這也是人類首次以這種方式採集源火,這是海洋科技、綠色能源與奧林匹克精神的高度統一,更彰顯了中國的強大科技實力。

四地火炬傳遞活動結束後,火種將在當天送回廣州,以銜接開幕式點火活動。這種創新性的「三地聯動、四城同傳」模式,全景式呈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灣區實踐,表達了灣區同心協力舉辦高質量全運會的美好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