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社評/貿戰回到原點,美國何必當初!

新一輪中美經貿磋商在吉隆坡落下帷幕。雙方以今年以來中美兩國元首歷次通話重要共識為引領,圍繞美國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措施、延長對等關稅暫停期等雙方共同關心的重要經貿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富有建設性的交流磋商,就解決各自關切的安排達成基本共識,並同意進一步確定具體細節,以及履行各自國內批准程序。新一輪磋商為中美經貿關係注入了穩定性,符合中美雙方利益,符合國際社會的期待,也再次讓世界看到中國的實力和底氣。

今年4月,美國特朗普政府向全球發動貿易戰,對華關稅一度提升至145%,中方採取了對等反擊措施。過去幾個月,雙方經貿團隊經過了四輪磋商。按照中美8月馬德里經貿磋商的結果,雙方再一次延長關稅休戰期至11月10日。中方嚴格遵守中美兩國元首歷次通話共識,認真落實經貿磋商達成的共識安排,悉心呵護來之不易、相對穩定的中美經貿合作關係。

但世所共見的是,中美馬德里磋商後,美方密集推出20項對華打壓措施,包括在9月份出台管制實體清單穿透性規則,將數千家中企延伸劃入「實體清單」;施壓荷蘭「強搶」安世半導體公司;10月14日落實對華造船舶徵收港口費,威脅自11月1日起對中國產品加徵100%關稅並對所有關鍵軟體實施出口管制等。在這種情況下,中方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包括對涉美船舶徵收港務費、將韓華海洋株式會社的5家美國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單,並根據國際慣例收緊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過去一個月中美關係的震蕩,不是中方願意看到的。在美方的請求下,雙方經貿團隊在吉隆坡展開了第五輪磋商,經過一天多的密集討論,雙方就彼此關注的重要經貿議題形成初步共識,下一步將履行各自國內批准程序。

其實,美方炒作的中國稀土管制、拒買美國大豆問題,在今年4月前美國發起關稅戰之前並不存在。美方將國內芬太尼氾濫問題歸咎於中國,更是欲加之罪。對於貿易戰,中方一向態度鮮明:中方「不願打、但也不怕打」。事實充分證明,不管美國如何以極限施壓方式,企圖迫使中方屈服,中方都是無懼無畏,有理有節展開反擊,打到了美國痛處,迫使美方一再主動要求談判,最終又是回到原點。這正應驗了中國俗語: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而不是單方面「恩賜」,雙方合則兩利、鬥則俱傷。正如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指出,維護中美經貿關係穩定發展,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國際社會的期待。對於在經貿合作中出現的分歧和摩擦,雙方應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通過平等對話協商,找到妥善解決彼此關切的辦法。

中國外長王毅昨天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通電話,王毅指出,中美透過吉隆坡經貿會談「澄清了立場,增進了理解」,希望雙方相向而行,為中美高層互動做好準備,為兩國關係發展創造條件。魯比奧則表示,美中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期待透過美中高層互動,向世界發出積極信號。

中美經貿磋商成果來之不易,需要雙方共同維護。中方對維護中美穩定經貿關係抱有最大的誠意,也有足夠的打贏貿易戰底氣。中國有維護自身利益和國際道義的決心,更有強大能力,這已被中美多個回合的較量結果所充分證明。從2018年以來,美國屢戰屢敗,當前的結果,再一次說明,用強權霸道逼迫中國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