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共建美好家園/新選制開啟「民生直通車」 區議員﹕街坊社區瑣事是我們頭等大事

  圖:(上至下)在完善選舉制度和地區治理體系後,區議員可專注為市民服務,與立法會議員攜手攻堅民生難題。孫智敏在風暴過後清理被吹倒的小巴站牌。賴家智(右)聯同屋邨管理處加強滅蚊工作。

「以前區議會吵吵鬧鬧玩表演,現在是實實在在做事!」在完善選舉制度和地區治理體系後,區議會終結「泛政治化」亂象,重回服務市民的正軌。有區議員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區議員與立法會議員攜手攻堅民生難題,從油尖旺老舊樓宇維修到南港島綫西段推進,處處可見「民生直通車」的成效。有區議員指出,街坊社區瑣事,對他們而言都是頭等大事。街坊們表示,新選制實施後,社區民生問題得到重視,生活質素大大提升。

12月立法會選舉臨近,區議員們紛紛呼籲市民珍惜新選制,珍惜大好局面,踴躍投票,選出做實事的立法會議員:「為家園投一票,建設更美好香港。」\大公報記者 吳俊宏

跟進舊樓維修老大難問題

孫智敏:居民感到有人關心

「告別了過往區議會泛政治化亂象,區議員能夠心無旁騖地聚焦民生實務。」

油尖旺區議員孫智敏接受《大公報》訪問時感慨道,過去的區議會爭辯吵鬧不休,街坊急需解決的滲水維修、出行安全等訴求通通淪為「辯論道具」,遲遲得不到解決;如今在新選制下,區議會終於回歸服務本位,成為「為民解憂的陣地」。

「這種從空談到實幹的轉變,正是新選制最珍貴的價值。」孫智敏說,這讓議員能真正專注解決市民的切身問題。

空談變實幹 彰顯新選制價值

油尖旺老舊樓宇眾多,獨居長者的生活困境是她重點關注領域。孫智敏分享了一個故事:不久前,一位長者家中因嚴重滲水引發電力故障,日常生活陷入癱瘓。「接到求助時,我心裏十分焦急。」孫智敏慶幸,在新選制下,區議會具備了「協作解難」的能力,她第一時間聯動維修團隊上門排查,協調關愛隊義工進行全屋安全檢查,更進而推動大廈法團建立公共電力系統定期監測機制……當長者緊握她的手說「終於不用在黑暗中過夜」時,孫智敏深刻體會到:「新選制不是抽象的制度,而是讓街坊有感覺的實惠。」

除了樓宇問題,社區休憩設施優化也是區議會工作重點。在某公園重整工程中,區議會建議改用降溫塗層、新增智能健身設施既照顧長者休憩需求,也滿足市民活動需要。

看到街坊在改造後的公園裏散步、健身,孫智敏確信:「『自下而上』聽民意、辦實事,才是區議會該有的樣子。」

談及當前工作,孫智敏表示,團隊緊扣「民生細節」展開三方面工作:一是持續跟進老舊樓宇維修,聯動政府推出「樓宇維修補助快捷通道」;二是優化社區服務設施,推動人行道拓寬平整、盲道修復;三是加強基層溝通,每月舉辦二至三場社區座談會。

與立法會緊密合作讓政策落地

展望未來,孫智敏有三大方向:推動新增兩到三個託管點,解決雙職工家庭「帶娃難」;聯合立法會推動「老舊樓宇維修提速計劃」;加強青少年服務,開展「社區體驗」活動。孫智敏說,這些規劃的落地離不開與立法會的緊密合作。區議會將定期整理基層案例,形成調研報告提交立法會,同時配合基層聽證會,邀請街坊現身說法。「長者社區照護服務券」擴容,正是靠「區議會採集民意+立法會推動政策」的模式實現的。

孫智敏認為,新選制下,立法會是「民生政策的轉化器」,區議會是「民意傳遞的橋樑」,而市民的支持則是這套體系運轉的動力。她呼籲各位街坊珍惜好局面,積極關注第八屆立法會選舉,認真行使投票權,選出真正為基層發聲、為民生做事的立法會議員。

「作為區議員,我們會繼續以『接地氣、有溫度』的服務,做好民意傳達工作,與立法會攜手推動油尖旺變得更宜居。」

推動南港島綫西段上馬

賴家智:改善交通 街坊雀躍

「街坊們萬眾期待的南港島綫(西段)終於迎來好消息,有望於2027年啟動前期工程。」南區區議員賴家智對大公報記者表示,這個讓街坊日思夜盼的民生工程得以推進,正是新選制下區議會與立法會通力合作的「民生直通車」生動寫照,讓政策紅利轉化成街坊臉上的笑容。

區議會完全聚焦民生議題

賴家智表示,完善選舉制度、重塑區議會後,區議會回歸專業和為民服務的正軌,告別過往「泛政治化」的亂象,如今議員們齊心聚焦民生事務,切實解決市民所需。賴家智以困擾南區多年的交通問題為例,自從南港島綫(東段)通車後,黃竹坑至鴨脷洲一帶路面交通壓力得到明顯緩解,市民出行有了更多選擇。然而,自2014年開始醞釀的南港島綫(西段)亦是居民日思夜盼的民生項目。「我們持續收集居民意見,街坊普遍期望政府盡快落實鐵路建設。」

他比較了新舊區議會的氛圍,指現時所有議員對西段項目均表示高度關注,會議焦點都落在民生議題上,與過去泛政治化的失焦現象形成鮮明對比。區議會通過與立法會的良性溝通,與相關部門會面,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協助政府掌握更全面的地區資訊。這些努力終見成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本月表示,項目有望於2027年開展前期工程,為南區西北部提供更環保、高效的公共運輸服務。「街坊得知消息後都非常高興,期待通車為出行帶來實質改善。」賴家智說,這項大型基建的推進,正是立法會與區議會在新選制下高效協作的成果。

「陳太今朝買餸多買了半斤蝦,李伯的孫女懂得搭港鐵去港島北岸補習──這些街坊瑣事,在我這裏都是頭等大事。」作為地區工作最前線,賴家智堅持每日會見市民。他認為這種深耕細作有助深入了解街坊的日常生活與需求。南區長者人口較多,他分享了一個難忘經歷:一位經常到辦事處寒暄的獨居長者,數月前突然失去蹤影,經多次聯絡後才得知對方入院。長者出院後不良於行,賴家智協助他申請輪椅,並持續跟進其狀況,至今見其狀態好轉才稍為安心。

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

「每一位街坊,都像是自己的親人。」賴家智表示,這種關係令街坊更樂意反映對社區的意見,他未來將更關注區內獨居和雙老長者,加強定期電話慰問及上門探訪。

賴家智說,區議員的角色是擔當政府與市民的橋樑,既要站在最前線收集民意,亦要將意見與立法會議員交流,共同梳理問題,從政策層面推動優化,最終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這種地區治理新模式正逐步展現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