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樓市透視/發展商出招減庫存 樓花盤最長延一年

  圖:發展商出招減庫存 樓花盤最長延一年

本港樓市自2021年9月達歷史高峰後,便展開長達3年半的跌浪,至今年初喘穩,然而暫時反彈乏力,仍在低位徘徊。此番跌浪的時間與跌幅,雖然未及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的跌浪般長及慘烈,發展商面對供求失衡也遠不如當時的困況,但近年積存不少現樓貨尾,發展商除減價賣樓外,亦調整新樓盤的建築進度,即延長落成的日期,希望以「時間換取空間」,先盡量清減貨尾量,減輕賣樓壓力。

從過去兩三年發展商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的資料顯示,發展商延長樓盤落成時間普遍為3至9個月,部分更超過1年。\大公報記者 林志光

自2008年世紀金融海嘯之後,本港樓市出現長逾10年的升市,一手住宅交投暢旺,現樓貨尾量呈低水平,又與新供應取得平衡狀態。直至2020年爆發的新冠疫情長達3年,全球的政經環境顯得波譎雲詭,本港樓市供求逐漸出現變化,現樓貨尾數量在隨後幾年急速攀升,今年首季更達至有紀錄以來的2.8萬伙新高。

身處當下境況,發展商需要扭盡六壬減少樓花及現樓的庫存量。因為單位在落成一刻起,便開始折舊,若長期空置就要作定期保養維修,和繳付差餉等費用,所以發展商近年着手清理積壓的現樓庫存,亦成功讓取得預售同意書的樓花單位大減,去年不足1萬伙,到今年首3季更少於5200伙。

優先賣貨尾 確保收入穩定

同時,多家發展商延後樓花盤的落成時間,過去兩三年就涉最少有10個樓盤,通常延後3至9個月,部分甚至達1年以上。如新地(00016)西貢十四鄉項目第2A期,落成日期由原訂的上月延後1年,而至明年9月。信置(00083)等發展的將軍澳日出康城第13A及13B期,則延後12、13個月而至2027年3月落成。

延後樓花盤落成時間,除免卻不斷新添現樓存貨數量外,發展商也能率先處理手上現樓貨尾,和調整銷售策略來盡量確保每年有較穩定的收入,避免業績出現大上大落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