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迪爾伯特·江恩(William Delbert Gann)(左圖)被譽為多年來最神秘的技術分析大師,他的交易理論融合了數學、幾何學、天文學與哲學思想,被後世統稱為「江恩理論(Gann Theory)」。有專家指出,若運用江恩理論分析今年港股的走勢,會發現準確程度勝過不少大行的研究報告。\大公報記者 麥晉瑋
在二十世紀初的金融史上,能夠與艾略特(R.N. Elliott)和道氏(Charles Dow)齊名的市場大師寥寥可數,而江恩無疑是其中最神秘、最具爭議的一位。江恩被譽為「時間與價格的魔術師」,雖然其理論在不同時期受到質疑,但無可否認,它對全球金融市場的技術分析體系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在美股與港股的應用中,不少投資者會以此作為市場研判的依據。
江恩出生於美國德州的貧困家庭,早年從棉花交易起家。他自稱在1908年悟出「時間、價格與形態」三者之間的自然律動規律,從此建立出一套完整的市場預測方法。據說,他在1909年的一場交易測試中,在25個交易日內進行286次交易,準確率高達92%。雖然相關數據在後世爭議頗多,但江恩理論從此便名聲大噪。
港股升浪176日 與主周期僅差2%
技術分析專家Elvis表示,若運用江恩理論去看今年港股的走勢,很多人會發現確實準確得十分驚人。他表示:「今年恒指低位在4月9日,當日低位是19260.21點,另恒指高位在10月2日,當日高位是27381.84點。由4月9日至10月2日合共有176日,而江恩理論中的『主周期』是180天,所以今年港股升浪維持的時間僅比江恩主周期(180日)短4天,誤差不到2%,幾乎完美契合。」
江恩理論不只能預測主要升浪完結的時間,今年恒指一些短期調整的時間可以預測。江恩理論的時間周期預測(Gann Time Cycle),會運用15、30、45、60、90、120、144、180日為基本節奏。今年有兩個重要時間點,分別是8月28日及10月17日,當日恒指的低位為24808.78點及25145.34點。
這個計算其實很簡單,由4月9日恒指的低點計起,與8月28日相差142日,與江恩常用的144日時間周期十分接近。其實江恩是運用了自然周期的循環,144日代表自然周期的一個小循環,是中期調整的常見轉折點。不過,144日不是主周期完結的時間,當日恒指跌至24808.78點後,又再迅速展開最後一段升浪,直至10月2日到達高位後升浪才結束。
按年計算 美股每33年出現股災
Elvis表示,江恩理論中的時間周期預測是最多人採用的,因為既簡單易用,又可以分析大市走勢的調整時間。許多美國的技術分析師都會在重大時間周期(如90日、180日)觀察市場轉折,這其實也是源於江恩提出的時間周期預測,亦有些分析師會將「日數」轉為「年份」,例如,美股歷史上在1929年、1987年與2020年三次重大股災,其時間間隔約為33至34年,這種長周期循環與江恩所強調的「自然周期律」不謀而合,所以對美股而言,江恩理論的影響深遠。
江恩理論還有其他著名工具,包括「江恩四方形(Gann Square)」與「江恩九方圖(Square of Nine)」。其中,江恩四方形以幾何角度與數字規律為基礎,將時間與價格視為可對稱運行的兩個維度。簡單來說,江恩四方形是一種把價格用數學方格表示,然後依照角度線與方位推算未來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