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樂問集/擴音的傳奇女高音\周光蓁

久違了的美國頂級女高音弗萊明(Renée Fleming)近日再次與香港管弦樂團合作,門票創了她屢次與港樂演出的新高,但藝術含量可能是歷年最低。

就記憶所及,現年六十六歲的弗萊明在二○○七年、二○一九年,先後與港樂合演李察·史特勞斯和舒伯特等藝術歌曲。這次十月二十四日晚的演出,一改以往正統古典曲目,選來一套集古典、流行歌曲,配以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影片,述說環保主題。雖說這套節目為她贏得二○二三年度最佳古典獨唱專輯的格林美獎,然而演出期間多次手持擴音話筒演唱,白費了港樂幾十樂手的管弦音色(附圖)。

頗為諷刺的是,音樂會的主題是「自然之聲:人類世」。可是擴音的音色,毫不自然。更為惱人的是,弗萊明時而使用擴音,時而不用,與樂隊整體配合的音色更呈不一致。那是坐在筆者前後的音樂界朋友們所得的共同印象。

據觀察,選來的十一首歌曲之中,七首是用擴音咪演唱的,四首原聲演出,其中只有第二首韓德爾《可愛的森林》是古典曲目。個別歌曲伴奏音量強勁,使用擴音咪演出可以理解,尤其是Björk的《愛滿溢》和流行曲《這個世界現在需要的是愛》,管弦樂團以外還用上兩把電結他和band鼓。可是個別曲目使用擴音咪演出的,音量並非響亮。例如電影配樂作曲家Curtis Green的《紅色山脈時而落淚》的配樂非常寧靜,然而擴音照樣。

頂級聲樂家在港通過擴音咪演出有先例可尋。最著名是一九九○年歌王帕華洛帝以擴音演唱。但當時演出地點是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兩年後杜鳴高在紅館也同樣以擴音演出。但這次弗萊明演出是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一千二百多元的門票應該給予高於擴音演唱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