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社評/中央惠港新舉措 強化香港「人才港」地位

國家移民局昨日公布實施支持擴大開放、服務高質量發展10項重磅舉措,包括擴大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試點範圍,在京滬和大灣區基礎上,覆蓋京津冀、長三角全域及全國所有自由貿易試驗區。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進入全面推廣新階段,為更多內地優秀人才來港交流和合作提供出入境方便,為香港鞏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注入新動能,必將進一步推動香港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2023年初,中央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為在大灣區工作的6類內地人才提供1至5年不等的多次有效簽注。這一政策主要服務於特定領域的內地專業人才,包括傑出人才、文教人才、衞健人才、法律人才以及其他相關區域人才或科技主管部門認定的高層次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便利其來港從事科研、學術和專業交流活動。去年5月,人才簽注政策的適用範圍擴大至北京和上海。現在,有關政策進一步擴大至長三角、京津冀全域,以及全國20多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擴大人才簽注政策範圍,是中央關愛和支持香港的最新舉措,對香港發展具有多重積極意義。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將香港打造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支持港澳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這是因應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加速推進的戰略性舉措。「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搶佔科技發展制高點,人才是關鍵。「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在吸引國際高端人才、匯聚創新發展動能方面,擁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可為國家和香港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這正是中央大力支持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重要背景。

擴大人才簽注範圍的另一層意義,是在加強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融合發展的基礎上,加深香港與長三角、京津冀這兩大核心經濟圈的合作,推進高層次的區域協同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事實上,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既是國家三大經濟發展引擎,也是內地頂尖高校、科技機構的集聚地。分布於全國各地的自貿區,則是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地。人才簽注政策適用範圍擴大後,打通了香港與內地核心經濟區之間的人才流動,進一步強化香港作為國際「人才港」地位。

另一方面,更多內地高層次人才便捷往來香港,將增強香港對國際高端人才、跨國企業的吸引力,為香港進一步推進「搶人才」、「搶企業」提供了強大動能,鞏固國際人才樞紐地位,本地創新產業乃至旅遊、零售、餐飲和酒店等行業也將因此受惠。

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試點範圍擴大,凸顯了在新的國際形勢下,香港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發揮空間更加廣闊,「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更加彰顯。香港在更好發揮自己所長、貢獻國家所需的過程中,將實現自身的更大發展,為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提供堅實保障。

國家是香港最堅實的靠山,國家好、香港好是永恆不變的主旋律。隨着「十五五」規劃的不斷推進,香港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香港要緊緊抓住這一機遇,用好國家支持,加快北都建設,推動經濟轉型。而即將舉行的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既是發展香港高質量民主的里程碑,也是提升香港依法治理效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契機,每一位選民積極行使公民權利就是為建設更美好香港家園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