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日臨近,連日來不但各個參選人努力「谷票」,從政府到不少企業、機構、商會都積極動員選民投票。香港作為一個多元化的國際大都市,除了土生土長的普通港人外,還有數目眾多的少數族裔居民,他們也是香港這個家園的一分子,香港未來的發展也同樣取決於其手上一票。
過去十多年來,香港少數族裔人口上升至少七成,很多少數族裔人士與其他居民一樣,幾代人在港扎根,土生土長,以香港為家。在香港這個機遇處處的國際大都會,很多少數族裔人士在這裏打拚、生活,在各行各業都做到不俗的成績,也為香港發展作出巨大貢獻。而特區政府也一直致力建立一個關愛共融社會,過去多場選舉中亦積極為少數族裔人士提供協助,鼓勵他們參與香港民主事務,踴躍投票。
都是香港大家庭一份子
今屆立法會也不例外,每位少數族裔選民都手持重要一票,將對立法會和香港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
過往一些少數族裔人士都會覺得自己的選票對選舉和議會無關重要,但這樣的想法或「偏見」在近年來其實已越來越站不住腳。據2021年人口普查,少數族裔人士佔香港居民總數約8.4%,若撇除外籍家庭傭工,仍佔總人口4.1%,即超過30萬人。從數字上來說,這絕不是無足輕重的群體。
而事實上,近十多年少數族裔在本港的政治影響力也日漸增加,例如2023年政府委任了3名少數族裔人士,分別在九龍城、油尖旺和東區擔任區議員;去年當局也設立了首批8支少數族裔關愛隊,料每支隊伍每年可協助500戶少數族裔家庭;同時紀律部隊、專業服務行業也不時可見少數族裔的身影。種種事實說明,少數族裔人士早已是香港社會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其切身利益,早已跟香港的未來緊密相連。
再者,少數族裔對經濟民生的訴求,其實許多都跟其他市民的訴求重疊,例如房屋開支、選校資訊不足、海外學歷及專業資格不被認可、職業安全及薪酬問題等,這些無一不是絕大部分港人都會關心的問題。正因如此,不論是普通港人還是少數族裔,其實都有共同的利益立場,少數族裔人士對立法會議員的選擇,也當然有着不容忽視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現在的香港正處於關鍵轉型時期。近來政府多次率團出訪中東、非洲等地,積極開拓新興市場,這也變相令少數族裔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例如由於宗教信仰或文化差異,許多少數族裔人士都表示希望更多餐廳能提供清真食物,或加大力度發展穆斯林經濟,這些訴求其實跟香港如今的發展需求不謀而合。
珍惜機會行使公民權利
最近,繼政府動員全體公務員投票後,多區關愛隊以及政府官員也落區向少數族裔人士講解立法會選舉的重要性,並呼籲他們在投票日踴躍行使公民權利。此外,還有少數族裔人士主動用短片形式,配以英文和巴基斯坦文呼籲選民投票,短片上架後不久便隨即破萬,顯示少數族裔人士絕非對政治冷感,更有不少人願意透過投票為香港這個家園出一分力。
香港的少數族裔社群構成多元,有很多人可能本身是選民,卻因為在外地留學或工作,而未能回港投票。因此,留在香港的少數族裔人士更加要珍惜這次機會,主動向候選人了解其政綱,與之進行深入交流,並在投票日發揮手上一票的重要作用。
本屆立法會具備高度競爭性,廣大香港市民不分你我,目標一致,都是希望選出一班愛國愛港立場更加堅定、為港為民服務更加熱誠;更加勤勉努力工作、更加善於履職盡責;更加年輕專業、更具創新創造活力;更加清正廉潔、更有良好操守形象的立法會議員。這是最真實管用有效的民主,也能為香港實現良政善治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期待每名候選人在餘下的一個多月裏,能展示創新熱情俱備的政綱,也期望本港400多萬選民,能在12月7日本着對整體利益和切身利益高度負責的精神,積極參與選舉投票,為香港、為國家,也為自己、為家庭、為下一代作出認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