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選擇退下舞台,把機會留給新一代。這些「新丁」的出現,不只是人事上的變化,更是一種政治文化的轉變,一種薪火相傳、世代交替的新氣象。這樣的變化,對香港政治發展、對「一國兩制」的長遠實踐,都有着積極的意義。
體現香港政治走向成熟自信
首先,老將讓賢、新人上場,體現出香港政治逐步走向成熟與自信。這些年來,香港從曾經的由亂到治到如今的由治及興,經歷了不少風風雨雨。許多老一輩議員曾在艱難時期堅守崗位,為香港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如今他們選擇退居幕後,把舞台讓給年輕一代,既是對新制度的信任,也是對香港未來的信心。這樣的交棒,是勢所必至、理所固然。正如行政長官李家超所說——立法會需要「有能力、有擔當、有熱誠」的新血液,讓治理更有活力、更有親和力、更貼近民心。這樣的交替,是一種自然又健康的政治循環。老將完成使命,新人挺身而出,這樣的傳承會讓制度更有生命力。
新一屆的參選名單裏,我們看到不少來自專業界別、地區組織、青年團體的新面孔——他們有理想、有專業,也更懂得市民的生活節奏。這樣的轉變也讓市民看到:香港的未來不是少數人的故事,而是要靠更多人共同參與、共同造就。
其次,如果我們回歸「一國兩制」的初心,就更能看清這種新老交替態勢的「底層邏輯」。一個真正穩定的制度,不在於原地不動,而在於能夠不斷自我更新。香港完善選舉制度後,出現的大量新面孔,其實是制度穩定、社會重新聚焦發展的自然結果。這一代新候選人多半成長於回歸之後,在「一國兩制」環境中受教育、工作、生活,對國家發展和香港現實的緊密關係都有切身體會。他們代表的是新時代的聲音,也是「愛國者治港」的活力延伸。這正說明,「一國兩制」實踐不僅不會僵化,反而會與時俱進,展現出極強的適應力與包容度。
再者,這種新氣象對市民心理也產生了積極影響,讓人感覺政治不再遙遠冷漠,而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當越來越多平民出身、專業背景的年輕人走上立法會舞台,市民自然會覺得:這個議會裏也有我們的聲音、有我們的影子。政治變得更接地氣。這種「有人情味」的政治,是重建社會信任的開始,對於由治及興的香港彌足珍貴。
「人心接力」邁向「良政善治」
最後,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新生代議員的加入,也為香港的政策議程增添新思維、新活力和新動力。他們熟悉創新科技等新事物,具備國際視野,了解產業發展,更懂年輕人的訴求,能在立法層面推動更具前瞻性的議題——無論是創科、綠色經濟還是教育改革。香港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保持優勢,就需要這樣一批能夠連接傳統與創新的新一代。
回望這幾年的香港,從動盪到穩定,從穩定到發展,這一路的變化來之不易。而這次「新老交替」的局面,正是社會逐步走出政治陰霾、邁向正能量發展的最佳註腳。畢竟,政治的賡續,社會的發展,不是靠口號維繫的,而是靠持久不息的「人心接力」。當新一代接過接力棒,香港政治正走向一個更年輕、更開放、更務實的新時代。12月7日的選舉不僅是一次換屆,更是一場象徵香港邁向「良政善治」的新起點。對市民來說,這次選舉不僅是選出議員,更是投出對香港未來的信任票。
一個良政善治、活力湧現、團結向上的香港——我們曾經離它如此之遠,我們從未離它如此之近。
時政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