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銀行上周再度減息後,隨着平價筍盤被消耗,二手樓市量跌價升。《大公報》綜合前線代理數字,將軍澳及天水圍區於減息後成交量急削約一半,屯門、元朗等區買賣則略為放緩。價格方面,將軍澳東港城有3房戶以約764萬元易手,比樓下單位3個月前造價貴約76萬元;屯門區本月更連錄3宗短炒賬賺個案,其中時代廣場2房單位炒貴逾一成離場。\大公報記者 林惠芳
大型銀行10月30日公布再減息後迄今一周,整體二手交投略為放緩,主要是受到筍盤減少所致。近年不乏新供應落成的將軍澳區,在減息前一周(即10月23日至29日)共錄得約88宗二手買賣,惟減息後截至昨日只有約48宗,按周跌逾45%。
議價空間縮 買家入市減慢
美聯物業區域營業董事劉卓豪表示,小業主趁減息略為收窄議價空間,加上平價筍盤普遍被消耗,令買家略為放緩入市,情況與9月份減息時相若。據成交資料,將軍澳踏入11月份暫錄26宗二手買賣,其中東港城2座低層H室3房單位,實用面積623方呎,成交價763.8萬元,實用呎價12260元,較樓下低一層H室於今年7月的造價688萬元,賣貴75.8萬元,升幅達11%。
高估價成交重現,小業主蝕讓幅度漸漸收窄,將軍澳新都城3期都會豪庭3座中層B室2房戶,實用面積406方呎,剛以573萬元沽出,比銀行估價高出11萬元,原業主於2017年斥600萬元入市,賬面微蝕27萬元。
「上車」熱點交投跌幅相對溫和,其中屯門區於減息前一周錄22宗二手買賣,減息後暫錄20宗,按周減少10%。美聯物業區域營業董事梁浩文表示,目前屯門區放盤議價幅度只有1%至2%,比之前至少5%收窄,加上平價盤已被吸納,餘下的放盤叫價稍高,市場需時消化。
短炒獲利 屯門本月已錄3宗
屯門區本月已錄3宗短線獲利成交,凸顯區內樓價升勢,例如屯門時代廣場E座1樓單號室,實用面積346方呎,成交價360萬元,原業主於去年7月僅以325萬元買入,賬面獲利35萬元或10.8%。值得留意的是,同座高層同呎數單位於今年7月售355萬元,是次1樓造價還要貴5萬元。
上車重鎮元朗區於減息後暫錄32宗二手買賣,比減息前一周微減1宗,中原地產區域營業經理王勤學表示,元朗區11月開局迄今已錄25宗,比10月同期多47%。
利嘉閣地產區域董事蕭嘉偉表示,天水圍區於減息後暫錄13宗二手買賣,比前一周30宗大跌57%。他解釋,新一輪「白居二」於10月取得購買證後加速入市,推高10月底天水圍資助房二手交投量,引致過去一周成交量有較大落差。
東涌區過去一周暫錄15宗買賣,比減息前一周微跌1宗。中原地產副分區營業經理曹嘉華表示,銀行兩個月內兩度減息,刺激二手睇樓量增加,惟平價盤減少,買家需時消化,現時東涌二手叫價,較減息前成交價普遍高出3%至5%。利嘉閣地產高級區域董事彭錦添透露,青衣區於減息後暫錄18宗二手買賣,與減息前一周持平,全數是踏入11月後錄得,反映交投有加快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