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截標的屯門南延綫第16區站首期住宅項目,港鐵(00066)昨日旋即公布結果,上次棄投附近海珠路地皮的新地(00016),今次成功奪得項目合作發展權,並預計總投資約60億元,興建最多1280個中小型單位。新地是過去兩年最積極增加可發展土地儲備的發展商,透過官地招標及私人市場等,最少已得9個項目,提供約8000個單位。\大公報記者 林志光
港鐵前日為該站首期項目共收到6份標書,不少入標發展商都曾於8月份競投海珠路住宅地,唯獨新地當日放棄入標,或許便是為今次爭奪戰作充分準備。港鐵昨日公布發展項目合約由新地旗下明聯國際有限公司投得,新地已曾多次參與港鐵的物業發展項目。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表示,項目屬鐵路站上蓋項目,向南望海、未來還有商場及充足社區配套,公司計劃興建中小型單位為主,總投資額料達60億元。
鄰近二手呎價約1.4萬元
若以該項目可建樓面約60.11萬方呎計,每呎樓面成本價約9982元。業界預計將來興建單位的呎價約達1.3萬至1.4萬元,發展商才有合理利潤。目前在該項目附近的樓齡最新為由新地發展的御海灣,二手呎價約1.4萬元,樓齡較舊如南浪海灣、嘉悅半島及海典軒,二手呎價只約1萬至1.1萬元。另由新地發展的屯門站上蓋屋苑瓏門,二手呎價約1.3萬至1.4萬元。
特區政府於8月份售出的海珠路地皮,共有8家發展商入標,其中會德豐地產、嘉華國際(00173)、信置(00083)、嘉里建設(00683)、中海外(00688)等均再次參與今次首期項目的爭奪,當時信置(00083)以每呎樓面地價3860元投得海珠路地皮,較第2標價高近40%。有發展商認為,因今次項目將來有近30%的賣樓利潤收益要分予港鐵,在計算合理利潤下,新地今次的競投價理應遠低於海珠路的中標價;且新地預計項目每呎總發展成本低於1萬元,相信首期項目的中標價只約16億元。
據了解,港鐵今次毋須發展商承擔項目補地價費用,又為將來賣樓利潤分紅設下固定比例,在扣除發展成本後港鐵可獲分紅29%;發展商只須出價競爭合作發展權,價高者得。港鐵又容許中標發展商分兩期支付中標金額,以減輕發展商的前期發展財務負擔,首期在簽約後一個月內支付,另第2期則在項目獲批入伙紙,或2031年11月底落成前、或賣樓套現超過總成本時支付。
積極吸納土儲 兩年9個項目
本港樓市自2021年第3季開始從歷史高位反覆回落,樓價至去年底已累跌約30%,大部分發展商都放緩買地之際,新地應是最積極趁樓市低谷時吸納土儲的發展商,去年至今,競投官地以及利用所持土地跟政府洽商換地補地價等,連同今次投得的屯門項目,最少已增加9個住宅及商住發展項目,總可建樓面超過380萬方呎,以平均單位面積約480方呎計,料可提供8000個中小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