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社評/展開「君子之爭」 實踐高質量民主

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期昨日結束,累計有161位有志之士報名參選。從報名參選人數超過上屆、背景五光十色、「新面孔」大幅增加、選舉氣氛特別熱烈來看,香港新選舉制度的運作日臻成熟。社會各界相信,獲「入閘」資格的候選人將展開一場高水平的君子之爭,通過比政綱、比專業、比形象爭取選民支持,選出歷史上最高水平的一屆立法會。

根據選舉事務處的報名資訊,立法會90個席位全部有競爭,界界有得選。由於參選人較上屆更多,競爭將更為激烈。競爭最激烈的是地區直選,51人報名角逐20個席位,有的選區6人爭2席。功能組別28個界別,報名人數超過60人,每個界別至少有2人參選,沒有人能夠「躺贏」;選委會有50人報名參選,比界別議席多10個,得票低的將面對被淘汰。新選制下,選舉回歸選賢任能的本質,不管什麼界別,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沒有什麼「祝福名單」,也沒有誰享有「特別待遇」,能否脫穎而出,全憑實力。

由於有不少上屆立法會議員自願放棄競選連任,年屆70歲以上的更是全退,參選者中「新面孔」大幅增加。在地區直選中,「新面孔」更是超過了一半。事實上,資深議員是否爭取連任屬於各人自由選擇,而通過立法會換屆選舉實現議員新老交替,本來就是民主的常態。香港邁入發展新階段,經濟加快轉型,立法會議員結構年輕化,活力充沛,也是識變、應變、求變的體現。

參選人不僅年輕化,而且背景多元,來自社會的方方面面。其中有資深學者,有奧運會冠軍,有社福界人士,有中小企業主,有文化工作者。不少人雖是政治素人,但具備創科、綠色發展等背景,是所在行業的優秀人才。這充分證明,新選舉制度在確保「愛國者治港」的大前提下,為不同背景、不同理念的愛國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政治舞台。經過選舉的洗禮,參選人將更了解選民對立法會的期望,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將他們的聲音帶入立法會,令政府施政更加貼地,更契合國家和香港的整體利益。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本屆立法會選舉氣氛特別濃厚,市民熱情高漲。從行政長官李家超呼籲公務員以身作則,帶頭投票,到大企業、大機構紛紛公布為投票員工提供半日假期,四大商會作出相似呼籲;從同鄉會等社團鼓勵市民積極履行公民責任,到身在外地的港人計劃返港投票,無不反映社會對今屆立法會選舉的空前關注,這為選舉順利進行奠定了強大的社會和民意基礎。

立法會提名期展現的新氣象,充分彰顯新選舉制度具有廣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參與性、公平競爭性。在更加公開、公平、公正、廉潔、有序的選舉中進行的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將再一次擦亮香港優質民主的光環。

事實上,第七屆立法會在推動香港經濟和民生發展方面都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特別是行政立法實現良性互動,回歸到基本法初衷,提升了香港治理水平,也提升了市民對新選制的信賴和擁護,反中亂港分子及外部勢力針對新選制的抹黑,一再被事實打臉。社會各界殷切期待,第八屆立法會在第七屆立法會的成功實踐之上,繼往開來,將務實為民的議會工作做得更好。

當前香港正值加快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凝心聚力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是香港社會各界的共識。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意義重大,有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守正創新,齊心協力,一定能把今次選舉辦得更成功、更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