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社評/競爭選賢能 投票創未來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主持立法會選舉政府統籌專班會議,統籌各部門全力以赴,辦好這場選舉,並推動選民在12月7日踴躍投票。《大公報》透過大數據分析參選人情況,發現「新老交替」、「競爭激烈」、「政綱比拼」成為關鍵詞,印證新選制下選舉回歸選賢任能的本質,通過全面競爭、充分競爭,實踐香港高質量民主,將選出歷史上最高水平的一屆立法會。

此次共有161人報名參加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根據程序,當參選人通過資格審查,正式成為候選人,激烈的競選活動將隨之展開。特區政府下周起為每一個選區或界別舉辦選舉論壇,屆時各候選人的立場和能力將會全面呈現在公眾眼前,選民將根據候選人的表現作出投票選擇。過去香港選舉期間充斥的抹黑、挑撥矛盾、人身攻擊等歪風,已隨着新選制的落實而絕跡,候選人必須全力拚政綱、拚能力、拚投入,以實績和誠意贏得選民認同。

《大公報》委託學術機構使用人工智能分析參選人情況,其結果為選舉帶來啟迪。大數據分析指出,今次選舉呈現多個特點,首先是新老交替。第七屆立法會共有89名議員,其中35人放棄競選連任,這種主動讓賢的高風亮節,有助推動立法會的更新換代。今次報名的參選人有許多「新面孔」,有些是服務社區多年的區議員,有些是「政治素人」,多為業有專攻的高質素人士。這些新血的加入,將為立法會帶來新風采,注入新動能。

競爭激烈是今次選舉的顯著特徵。今次報名參選人數多過上屆,地區直選20個議席,有51人參與競爭,當選率低於一半,難度不小。其中九龍中地方選舉是6人爭2席,競爭最為激烈。28個功能組別分享30個議席,有60人競爭,即有一半候選人將被淘汰,以前功能組別選舉常見「躺贏」、「自動當選」的一幕,一去不復返。選委會界別40個議席,採取全票制選舉,50人加入戰團,意味着選票最少的10人將落選。難怪有人形容,今次選舉是「人人無把握、個個有機會」。

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沒有什麼「祝福名單」,也沒有什麼人享有「特別待遇」,誰的政綱最能打動人心,誰的議政能力最強,誰的實績最雄厚,誰的表現最優秀,誰的當選機會就更大。每一張選票,都要靠全力爭取才能得到。這是公平、公開、誠實、安全有序的選舉,是高質量民主。通過全面競爭、充分競爭,就能讓市民優中選優、強中選強,確保新一屆立法會更貼地、最能反映民意、最能契合香港和國家利益,推動香港管治能力進一步提升。

新一屆立法會的4年任期,與國家「十五五」規劃高度重疊,香港要在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中找到新機遇,進一步推動香港由治及興,這需要行政與立法的良性互動。香港「一國兩制」實踐進入新階段,將香港發展得更好,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是香港特區的雙重使命,這需要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具備更深厚的國家意識和更寬廣的世界視野。一言以蔽之,新一屆立法會責任更大,市民的要求更高,國家也期待殷殷,做好立法會選舉事關重大,關乎國家、香港利益,也與每一位市民的福祉息息相關。

香港選舉氣氛日益濃厚,從街頭林立的選舉旗幟,到大企業紛紛為投票員工提供半天假期,從「首投族」躍躍欲試,到各社團組織呼籲投票,充分反映投票不僅是盡公民責任,更是越來越多市民的主動自覺。投下每一張選票,都是為建設香港美好家園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