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深港「共讀雙城」再續新篇 逾150文獻呈現雷圭元學術與藝術成就

  左圖:「雷圭元設計文獻展」現場。右圖:展出的雷圭元設計圖案全過程。

【大公報訊】記者顏琨報道:「雷圭元設計文獻展」昨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正式開幕,是第二十六屆深圳讀書月深港「共讀雙城」系列活動之一。今次展覽由深圳市讀書月組委會與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共同主辦,匯集雷圭元的17本經典著述,以及手稿、設計作品、繪畫作品、教學檔案等150餘件珍貴文獻的複製品,旨在系統呈現中國現代設計教育奠基者、現代工藝美術與設計實踐的先行者雷圭元的學術思想、教育貢獻與藝術成就。

展現融會中西藝術探索

雷圭元是中國現代設計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不僅是民國時期四川省立藝專和新中國第一所設計高等學府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主要創建者,更在長達62年的教學生涯中,秉持「古今中外,以我為主」的學術信念,構建了中國現代圖案學的理論體系,為中國設計的「民族化」與「現代化」探索指明了方向。策展人郭秋惠表示,「雷圭元提出了工藝美術設計應該面向自然、面向生活、面向群眾、面向當代、面向未來,這個理念當下依舊適用。展覽中還以『轉糖花』為例,展現雷圭元記錄紋樣的過程。從黑白的國畫寫生到彩色國畫寫生,再到陶瓷設計稿最後製作成瓷盤。」

今次展覽以「永遠的『教書匠』」和「『無界』的藝術家」兩大主題展現雷圭元的藝術成就及背後的故事。走進展覽大廳,首先看到以「知識之樹」為核心的視覺符號,象徵雷圭元以圖案研究為根基,圖案教育為枝幹,融合「研究、教學、實踐」為一體的圖案學體系。「永遠的『教書匠』」以雷圭元執教的五所重要院校為主線,勾勒其教育理念的演進歷程與實踐探索,生動展現他如何將時代需求、國際視野與本土化相融合,開創中國設計教育的創新路徑。「『無界』的藝術家」則聚焦雷圭元跨越圖案設計、工藝美術、繪畫等多領域的實踐成果,呈現其融會中西、貫通古今的藝術探索,打破藝術與設計的邊界,實現傳統語匯的現代表達。

配合今次展覽,主辦方亦推出雷圭元設計文獻主題工作坊,於11月15日舉辦「心中的圖案——藏書票製作」,將雷圭元的學術理念落地,成為公眾可參與的創意實踐。

圖片:大公報記者顏琨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