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國際觀察/福建艦入列開啟中國海軍走向深藍新紀元\宇 文

11月5日,我國第一艘電磁彈射型航空母艦福建艦入列授旗儀式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為這艘「海上巨艦」授旗。這一刻,不僅是中國海軍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更是中國國防科技實力邁向世界前列的生動寫照。

福建艦,是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也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艘電磁彈射型航空母艦。從2022年6月下水命名至今,福建艦承載着無數中國軍工人的智慧與汗水,凝聚着中國國防科技自主創新的結晶,不僅展示了中國軍工技術的突破性進展,更昭示着中國海軍邁向深藍的堅定步伐。

福建艦的入列,標誌着中國海軍正式進入三航母時代。三艘航母的協同部署,將使中國海軍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參與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等方面擁有更充足的力量保障。更重要的是,福建艦所代表的電磁彈射技術,使中國海軍跳過了傳統蒸汽彈射的局限,直接開啟電磁彈射航母時代,實現了技術代差的跨越。這不僅是技術上的飛躍,更是中國海軍從近海防禦向遠海防衛轉型的堅實成果。

電磁彈射技術的突破,是福建艦最引人注目的亮點。傳統蒸汽彈射需要大量蒸汽,佔用艦內空間,限制了艦載機的起飛效率。而電磁彈射系統則通過電磁力實現艦載機的加速起飛,不僅效率更高,而且對艦載機的損傷更小,可以實現滿油滿彈起飛,大幅提高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和打擊威力。福建艦僅需90秒便能發射一架殲-15T戰鬥機,在滿負荷情況下每天可以起降270至300架次,是傳統滑躍起飛航母的兩倍以上。這一技術突破,使中國海軍在航母作戰效能上實現了質的飛躍。

福建艦的入列,不僅帶來了技術上的飛躍,更推動了中國海軍作戰體系的全面升級。它搭載的空警-600艦載預警機,使航母編隊能在遠離國土的遠海大洋上提供數百公里遠的預警範圍,構建起從空中到水面、從水面到水下的立體防禦網。配合驅逐艦、護衛艦、核潛艇等艦艇,福建艦編隊能夠實現從偵察預警到火力突擊的快速響應,真正具備了遠海獨立作戰能力。這種攻防一體的體系,使中國海軍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時擁有了更強大的底氣。

有能力有決心維護國家權益

習近平主席在福建艦上了解飛行指揮和起降運行情況,又進入駕駛室察看值勤戰位,在航泊日誌上鄭重簽名。這一舉動不僅體現了國家領導人對航母建設的高度重視,更彰顯了中國發展航母的堅定決心。從遼寧艦的改造探索,到山東艦的自主建造,再到福建艦的技術跨越,中國航母用十幾年時間走完了其他國家幾十年的發展路程,這背後是中國國防科技工業體系的全面進步。

福建艦的入列,是中國海軍的里程碑,更是中國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一步。隨着中國海洋權益的拓展和海上通道安全需求的提升,擁有強大的遠洋作戰能力已成為必然選擇。福建艦的入列,使中國海軍具備了在遠海獨立遂行任務的能力,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提供了更堅實的保障。

福建艦的入列並非終點,而是新起點。中國海軍將在福建艦的基礎上,繼續推進航母技術的完善和應用,探索核動力航母的可能性,進一步提升航母的作戰效能。同時,福建艦的建設經驗將帶動材料科學、電子工程、船舶製造等多個領域的技術升級,為後續裝備研發積累寶貴經驗。福建艦的入列,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國防科技的創新能力,也向國際社會傳遞了中國和平發展的堅定決心。

「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這是福建艦官兵在離別時向習主席高呼的口號,也是中國海軍的錚錚誓言。福建艦的入列,不僅是一艘航母的服役,更是一個時代的開啟。它標誌着中國海軍正式邁入了電磁彈射航母時代,標誌着中國海軍從近海防禦向遠海防衛的轉型已取得實質性進展,標誌着中國海洋強國建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隨着中國航母數量的增加和作戰能力的提升,中國海軍將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參與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福建艦的入列,不僅是中國海軍的榮耀,更是中國國防科技實力的集中展示。它向世界宣告:中國有能力、有決心、有智慧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為世界和平與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當今世界,海洋已成為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是中國國防科技工業自主創新的生動實踐。它不僅讓中國海軍擁有了更強大的遠海作戰能力,更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和平發展的堅定決心和強大實力。福建艦踏浪而來,必將引領中國海軍邁向更加廣闊的深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更加堅實的海洋支撐。

國際關係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