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社評\十五運會展示大灣區融合發展新氣象

昨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宣布運動會開幕。開幕式上廣東、香港、澳門代表團肩並肩走進會場,三地運動員共同點燃全運聖火,三地科技與人文元素在舞台上交匯共融,十五運會已超越了體育競技的範疇,成為一場宏大歷史敘事的序幕。以十五運會為開端,標誌着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進入嶄新階段,未來在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過程中,將以更多更精彩的發展成果,向世界展示中國式現代化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萬千氣象。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全運會是我國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全國性綜合運動會,粵港澳首次聯合舉辦,寄予了中央對大灣區發展的關心、支持和期許。辦好十五運會,既是對三地協同能力的考驗,更是對未來融合發展的推進。從昨晚的開幕式以及過去4年的籌辦過程,我們看到了大灣區發展的嶄新面貌。

「同聲同氣」心靈相會的人文新篇。昨晚的開幕式,從粵劇名家汪明荃到詠春傳承人葉港超,從白海豚到港珠澳大橋,從《彩雲追月》到《天海一心》,展現了三地人民耳熟能詳的文化符號和承載集體情感的共同記憶,當劉德華的一曲《中國人》響起,引起了無數人的強烈共鳴。不僅如此,從賽事布局到文化表達,三地元素深度交融、相得益彰。十五運會會徽由廣東木棉花、香港紫荊花、澳門蓮花的花瓣交疊旋轉成同心禮花;獎牌「同心躍」掛扣採用港珠澳大橋的同心結造型,寓意三地緊密團結、共同發展……灣區民心相通、心靈相會、命運與共得到了生動的詮釋。

「同心之火」時代發展的科技盛典。大灣區是科技創新的熱土,也是科技發展的推動者和引領者。昨晚的開幕式上,處處體現科技與人文交融之美。醒獅表演與VR技術的交互,英歌鑼鼓搭配全息投影,增強現實(AR)讓觀眾置身於龍舟競渡的場景,主創團隊將「嶺南文化」通過現代化的藝術手法和創新技術進行呈現,讓全國觀眾在感受體育激情的同時,深切體驗到大灣區獨特的人文風貌。體育館內造「海」,全運聖火成「圓」。世界發展來到新的階段,潮湧奔流,粵港澳同舟共濟、無遠弗屆。當來自南海深處的「源火」點燃主火炬塔,「同心之火」不僅映照出中國體育新風貌,也將照亮粵港澳大灣區奮楫逐浪的新航程。

「同心同圓」融合發展的制度創新。開幕式的精彩,源於三地優質高效的協同力。從主創團隊到執行製作,從運行保障到舞台演出,均由三地力量共同構築,生動詮釋「灣區同心」的高度協作精神。不僅如此,過去4年的籌備過程中,三地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以創新制度,加快了融合發展的進程。例如首創「前置查驗、封閉運作、無感通關」模式,破解了在不同體系下人員、物資、信息等關鍵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的難題,為大灣區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融合發展積累了寶貴的「全運經驗」。在近日的比賽中,三地協同制定賽時食宿、交通、醫療等綜合保障方案,為運動員、技術官員、媒體記者提供系列暖心服務。這樣的協同與創新能力,正是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最新體現。

開幕式上的文體展演,既展現了粵港澳大灣區共生共榮的融合之美,更體現了大灣區發展迸發出來澎湃的動能。十五運會的舉辦,意義遠超一場體育盛事,這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入深化階段所舉辦的一次重要的融合盛會,既是發展成果的有效檢驗,更是未來前進的強大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廣東考察調研時指出,要錨定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同心協力、穩紮穩打,努力實現重點突破、全面推進。要着力深化粵港澳合作,加強科技創新合作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規則機制「軟連通」,加強立法、執法、司法各環節全流程協作,有效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昨日在會見國際奧委會主席考文垂和終身名譽主席巴赫時,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就是要打造中國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當前,廣東正乘全面深化改革之帆駛向發展新天地,香港由治及興的浪潮勢不可擋,澳門正以多元發展的活水激活動能。十五運會的舉辦恰逢其時,如同一台加速器,將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動大灣區「硬聯通」與「軟連接」的雙重突破。這場盛會三地同題共答、同向而行,體育領域的創新實踐將為大灣區建設注入新動能,推動發展繼續破浪而行。香港要抓住這次機遇,未來在國家「十五五」規劃中,展現出更大作為、發揮更大作用,實現發展的新突破,不負國家所託。

昨晚,由三地運動員代表共同點燃的全運會聖火,不僅點亮了這場彰顯制度優勢、展示灣區特色、體現嶺南風格的體育盛會,點亮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恢宏新篇,也將為香港開創更美好的未來,賦予更大的機遇、更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