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喜歡談關於老人的話題,有走在香港街頭,老人比例愈發上升的感觸,也有自己父母早已步入老年的體會。在我看來,不論是不少香港的老人,還是我的父母,都仍然葆有青春,他們不是靠名貴的化妝品與服飾,而是一顆永遠熱烈而好奇的心。
我父母生我算是老來得子,在我多年的求學生涯中,家長會總讓我有些「羞恥心」,我有時候會荒誕地認為,自己的父母年紀太大,怕被同學笑話,可年齡漸長,我也到了為人父母的年紀,父母反而成為了我的驕傲。我時常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幸運,不只是因為他們的身體仍然康健,更因為他們對於世界的熱情以及他們給我的包容。
退休之後,父母愛上了旅遊,他們分別考了駕照,在古稀之年,自駕走遍了中國的絕大部分省份,探索了祖國的遼闊邊疆,還熱衷於出國自由行。幾次歐洲之行,他們坐着十幾個小時經濟艙,與青年人一道在青年旅社「蝸居」,在當地超市買現成熟食,用雙眼與雙腳丈量世界的遼遠。
不只是對旅遊的鍾情,「新鮮感」也是熱情的一部分。當有更換手機的需求時,他們也會在網上搜尋推薦的型號,與我一起商量「雙十一」湊單的訣竅,手機到貨後,他們第一時間就衝到品牌的旗艦店,請教店員手機的各種新功能如何使用,對年輕人來說,這是再正常不過的技能,可對於兩位年齡加起來一百五十歲的老人來說,已然難能可貴。
談到旅遊,父母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趁着他們仍然跑得動,再看看世界的美好。我想,只要有一顆熱烈的心,年齡真的只是數字,世界仍然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