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掃落葉的季節裏,我們有「雙十一」慫慂你的錢包「蠢蠢欲動」,美國則已經開始倒數感恩節的到來,空氣裏甚至能聞到火雞「焦慮」的味道。就在牠們瑟瑟發抖,等着被塞進烤箱前,日曆上會先蹦出一行小字──Self-Love Week(寵愛自己周)。這不是什麼高大上的節慶,也沒有歷史包袱,實屬狂歡前的一步緩衝,不用想工作上的KPI,也不用應付三姑六婆的追問,這一周,完完全全屬於你自己。
聽起來真像「雞湯」。但美國人的確能喝得津津有味,畢竟一整年都在捲,再不體貼一下自己,轉眼就要被下一個時代洪流「吞沒」。它的起源,據說是七年前一位波士頓心理諮詢師的推文:Treat yourself like someone you're thankful for(像感恩別人那樣善待自己),結果被大家瘋狂轉發,形成連續七天的話題挑戰,一直延續至今。試想一下,感恩節的盛況已經變成了水洩不通的機場、摩肩接踵的商店,而在它們之前,Self-Love Week就像一個短暫的休憩,讓你停下腳步,看看自己。可以窩在沙發上看電影,也可以去公園散心,在河邊做瑜伽,沒有硬性規定,獨角戲才讓人忘乎所以。
而自愛周的飲食哲學,更堪稱是叛逆和挑戰。大家都默契地走向一個「極端」,平時碰都不敢碰的「罪惡之源」,現在成了愛自己的正當理由,吃了一年的羽衣甘藍「白人飯」,也該放縱一次了。於是,雙層芝士漢堡終於光明正大出現在辦公桌上,配上大份薯條和奶昔,宣告卡路里的勝利。晚餐加一塊巧克力熔岩蛋糕,平時只能在櫥窗外流口水,誰想風水輪流轉,終於轉到了你肚裏。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執著於大餐,愛自己也要愛身體。關鍵是什麼讓你覺得被寵愛,就去做什麼,叫醒真實的內心,最好的感恩方式,永遠都是先學會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