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人生在線/趕時髦\葉 炎

前些日子的同學聚會,老段掏出手機要建微信群。看着他笨拙地對着二維碼比劃,我忽然想起半個世紀前,正是他第一個穿上喇叭褲,在校園裏招搖過市,收穫了眾多目光。如今那雙曾撥弄結他的手,卻在智能屏幕前顯得無所適從。這讓我頓悟:趕時髦這件事,原來是一輩子的約定。

退休之初,我也曾失落過。直到某天看見隔壁的老章,六十好幾了還天天在社交媒體上發一兩篇小文,蹭點流量。他推推老花鏡說:「腦子像齒輪,不轉就要生鏽的。」受他啟發,我報名了老年大學的智能手機班。第一堂課,四十幾位老人圍着講師,像小學生般認真記筆記。從開機到微信視頻,從線上掛號到掃碼乘車,每學會一個新功能,都像打開一扇新世界的門。現在我是「機」不離手,用手機購物、導航、翻譯、點外賣、查資料、寫文章、發抖音,偶爾還能幫老夥伴們解決點技術難題。孩子說:「老爺子現在也學會了趕時髦。」

學習之外,趕時髦更是對生活的重新熱愛。我特別佩服程大姐,剛過七十歲的她,每天晨練都要化淡妝、配絲巾。她說:「人老了,總要對自己美一點,尋點情緒價值。」受她影響,我把壓箱底的西服翻出來熨燙一下,偶爾參加「外事」(外出辦事)活動,也打扮得人模人樣的,當陽光灑在臉上,看着大家欣賞的目光,我突然明白:優雅地老去,是對生命最好的尊重。

當然,趕時髦不全是風花雪月。老渠前年患有輕度認知障礙,醫生建議他多動腦。他開始學習下棋、玩數獨,最近竟迷上了背古詩。現在他不僅能背誦上百首詩詞,連說話都文縐縐的。他說:「趕時髦就是為了在有限的餘生裏,還能當一個興致勃勃的看客,一個樂在其中的參與者。」

如今在社區裏,隨處可見趕時髦的老人:晨練時用耳機聽新聞的,出門網約車的,圖書館查閱電子書的……這些銀髮身影與時代同行的姿態,構成了都市裏動人的風景。

那日在筆記本電腦上整理照片,發現近年旅遊時拍的視頻裏,我正用自拍杆與洛基山脈的冰川合影。鏡頭裏的笑容,竟與二十年前在黃山迎客松前一般燦爛。原來,人到了一定年齡,活的已經不是日子,而是歲月沉澱後的淡然心境。只要心還年輕,時光便永遠不老。趕時髦就是用最鮮活的方式,書寫生命年華裏的第二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