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屆京港洽談會下月舉行,深化京港法律合作、服務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是中心議題之一。北京仲裁委員會將在香港設立首個境外分支機構──北京國際仲裁院香港中心。此舉是北仲國際化發展的關鍵一步,也進一步擦亮香港「調解之都」的金字招牌。
憑藉「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和深厚的法治基礎,香港成為亞太區的主要解決爭議中心之一。在香港作出的仲裁裁決,在全球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得到認可,吸引了不少世界級的仲裁機構在香港設立辦事處或分支機構。其中包括:亞非法協香港區域仲裁中心、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等。
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定位,進一步強化了香港的調解功能。去年12月,大灣區在線爭議解決機構協作平台投入運作。上月20日,國際調解院在香港正式啟動,這是全球首個專門以調解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國際間法律組織,與海牙國際法院及常設仲裁法院「地位並列」,這是香港發展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重大里程碑。
越來越多仲裁機構進駐香港,不僅帶來高端案源,吸引全球法律、金融等方面人才匯聚,亦將為香港法律界培養更多的人才,形成知識溢出和產業升級的良性循環。
在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中,香港法治的確定性與「一國兩制」下的橋樑功能,持續為全球商業活動提供錨定價值。越來越多內地企業通過香港平台揚帆出海,布局全球市場。另一方面,以調解而非訴訟、以共贏而非零和方式解決爭議,體現了「和為貴」的中國智慧,凸顯香港特區可為國家倡導的新型全球治理體系作出獨特貢獻。
此次北仲香港中心的設立,將起到新的示範作用,未來香港可主動「走出去」,吸引更多內地及海外仲裁機構來港,同時強化本地高校人才培養力度,以提升在國際調解方面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