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樂 活/蘇州宴客菜的「台柱子」\潘 少

  圖:蘇州名菜松鼠桂魚。

第一次到蘇州時,我對松鼠桂魚的印象,只停留在菜單上那幾個字。可沒想到,自從第一次被請客時遇見它,那抹橙紅亮澤、酸甜誘人的光景,竟成了此後每次重返蘇州的「指定儀式」。如今,不管是誰與我同行,我都會帶他們去嘗一口這座城市的「代表作」。

當那尾挺首翹尾、形如飛躍的桂魚端上桌時,總會引來眾人目光。它威風凜凜地立在白瓷盤中,身姿微彎,彷彿剛從太湖裏躍起。侍者輕輕轉動餐盤,魚身在燈光下緩緩旋轉,糖醋汁的橙紅光澤隨之流轉,香氣立刻竄進鼻尖,酸甜中夾着油炸的焦香,讓人不由自主地嚥一下口水。

松鼠桂魚的精髓不在調味,而在刀工與火候。那一刀刀細密的劃痕,是廚師多年手感的積累;那一鍋滾油的溫度,則決定了魚肉能否炸得「外酥內嫩」。下鍋瞬間,魚身在油裏微微舒展,炸出的形狀恰似松鼠蓬鬆的尾巴。最後一勺滾燙的糖醋汁傾下,「滋啦」一聲,酸甜熱氣撲面而來,這便是蘇州菜的靈魂時刻。

糖、醋、番茄醬──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組合,卻能演繹出江南最動人的層次。這樣的味道,連小孩都愛;而在懂吃的大人眼裏,它更像是對時光的溫柔回饋──「外酥」的酥脆像是繁華,「裏嫩」的鮮香如同舊夢。

在蘇州,松鼠桂魚的地位無可撼動。高檔餐廳追求造型的精緻與氣勢,魚鬚昂揚,色澤奪目;老字號酒樓則主打實在與人情味,醬汁濃厚,口感飽滿。哪一家更好,實難分出高下──這全看食客此行的心境:是想細品風雅,還是圖個痛快。

每一尾松鼠桂魚,都是一場江南的風景。酸甜交融的那一刻,彷彿能聽見姑蘇城外的水波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