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新聞綜述/重溫《「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 不忘初衷堅定自信 實現好香港優質民主

  左圖:國務院新聞辦於2021年12月20日發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右圖:香港完善選制實現良政善治,在12月7日投票,對推動香港發展、保障民生福祉有關鍵作用。

距離12月7日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投票日還有19天。連日來,特區政府率先積極動員並呼籲選民踴躍投票,各候選人與競選團隊全力開展競選活動,社會各界廣泛響應,選舉氣氛持續升溫。

選舉正在成為香港輿論的最大焦點。《大公報》17日全文刊發國務院新聞辦2021年12月發表的《「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並發表題為《選好立法會 實現好發展好香港優質民主》的社評文章,引發社會熱烈反響,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網站,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網站昨日轉載該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通過社交媒體發文回應指出,「白皮書的重溫和社評文章,讓我們全面回顧香港特區民主發展的不平凡之路,以及深刻理解中央的原則立場。這對我們做好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和深遠的現實指導意義。」

值此第八屆立法會選舉之際,回顧一下本港的民主發展之路,具有很強的現實和深遠意義。事實上,中央政府一直堅定支持香港特區民主向前發展。

2021年12月20日,在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圓滿結束的第二天,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了《「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深刻回答了「香港的民主從哪裏來」「誰是香港民主真正的創立者」「香港需要怎樣的民主制度」等根本性問題。

「過去四年新選舉制度的成功實踐,讓我們成功探索出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發文回應表示,重溫《「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為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奠定了堅實的法理基礎,讓我們充分認識新選舉制度對實現良政善治和推動香港發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確保辦好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對推動香港發展、為市民謀福祉,乃至「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的重要影響。

英國殖民統治下

香港沒有民主可言

李家超指出,此次選舉中,候選人積極以政綱論高低,以能力決勝負,以形象爭認同。從競選街站到比拼政綱,再到選舉論壇,各候選人及其團隊相互展開公平的充分的良性競爭,樹立良好選舉文化。特區政府帶頭動員和呼籲選民投票,並提出各項便利投票措施,多個主要商會和企業也相繼推出鼓勵措施。每個環節都展現出優質民主應有的特徵,充分實踐了白皮書所指出的選舉初衷和意義,也體現了中央對香港高質量立法會選舉、高質量民主發展的期望和要求。

香港的民主制度絕非自然而然出現的,更不是什麼「港英遺產」。香港回歸祖國後納入國家治理體系,中央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有序發展民主。香港在英國殖民統治下沒有民主可言。英國直接委任總督代表英國管治香港,從未徵詢港人意見。港英當局對華人實行「華洋分治」,華人長期被排斥在港英當局管治架構之外,不能參政議政。

「我年輕時,所有立法局議員都是港英當局委任,在回歸前的一百多年,香港沒有民主、沒有選舉。」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黃玉山表示,直到回歸前,為了阻礙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並實行有效管治,延續英國對香港回歸後的政治影響,英國政府才急速推進所謂「政制改革」,為香港回歸祖國後的民主發展埋下禍根。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憲法學講座教授陳弘毅指出,當時所有的權力集中於港督一身,直到《中英聯合聲明》發表,確定中國政府將收回香港後,英國政府才開始大幅改變香港原有的政治制度,試圖主導香港的政改,決定1997年後香港的政治模式。末任總督彭定康更違反《中英聯合聲明》、違反與基本法相銜接的原則、違反中英雙方已經達成的協議和諒解,拋出所謂的「政改方案」。

「當時的政府完全不理民主,市民沒有反映訴求或意見的渠道。直到中國對香港正式恢復行使主權,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才正式開啟了香港民主的新紀元。」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譚耀宗說。

回歸後,憲法和基本法賦予中央政府建立和發展香港特區民主制度的憲制權力和責任,中央政府堅定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民主向前發展。然而反中亂港勢力卻一再阻撓香港循序漸進發展民主。他們罔顧民意,在立法會兩次否決特別行政區政府提出的擴大民主成分的選舉方案。如果沒有他們的阻撓破壞,香港原本可以在2017年實現行政長官普選、2020年實現立法會全部議員普選。

中央政府堅定支持

香港民主向前發展

「香港民主的進程並非一帆風順,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央政府堅定不移地推動香港的民主發展。」黃玉山強調,中央政府在香港民主建設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是創造者和推動者。中央政府希望香港的民主發展能夠順利進行,儘管受到企圖破壞香港民主的外部勢力和反中亂港分子的影響,但中央對香港民主支持是一如既往的。

陳弘毅指出,基本法第45條和第68條規定,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產生辦法根據香港特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這為香港民主發展指明了方向。回歸後,中央從民主理念出發,提出多項舉措,意在推動香港民主發展,包括已經明確實現「雙普選」的時間表。可惜,2014年政改方案最終被反對派否決,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未能實現,「我認為,反對派對此要負主要責任。」

從2014年非法「佔中」,到2016年所謂本土派興起,再到鼓吹分裂國家的政治人物竟然可以進入特區立法會,到2019年立法會中的反對派支持動亂人士,陳弘毅表示,這說明原有的政治制度已經行不通,「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央打出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的『組合拳』,對香港政治制度作出調整,我認為相對原本的政治制度,現在的新選制更有助於香港的良政善治,更符合基本法對香港政治制度的規定。」

「愛國者治港」建立起

符合香港實際的高質量民主

痛定思痛,2019年「黑暴」給香港帶來的破壞與傷害,令香港社會認清反中亂港分子所謂的「民主」,不過是企圖破壞特區政府施政、危害國家主權安全的藉口,是綁架民意、拖累民生的虛假民主,是弄騷作秀、「掛羊頭賣狗肉」的表面民主。新選舉制度下,香港落實「愛國者治港」,逐步建立起符合香港實際情況、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這種以解決實際問題、保障市民利益為核心的民主實踐,才是真實、管用的民主,是高質量的民主。

全國人大代表林至穎指出,此前反中亂港勢力借「民主」之名製造的修例風波,嚴重破壞了香港的社會秩序和民生福祉。當下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候選人圍繞拚經濟、惠民生等實際議題展開良性競爭。這種民主實踐既契合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也符合港人的根本利益,正是優質民主的鮮活體現。

全國人大代表冼漢迪表示,新選舉制度實施以來,香港民主發展展現出新氣象。選舉更具廣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參與性和公平競爭性,真正體現了社會各界的均衡參與和「愛國者治港」原則。同時,立法會運作重回正軌,行政立法關係良性互動,社會聚焦經濟民生和發展,良政善治新局面正在形成,充分證明新制度是符合香港實際的好制度。

譚耀宗呼籲,市民在12月7日應當一同出來投票,擁護民主。他說,希望市民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央對香港民主發展付出的巨大努力,這次選舉中所有候選人都擁護「一國兩制」,致力於協助特區政府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杜絕了過去選舉中互相攻擊、謾罵的情況,充分展現優質民主的優勢,是港人之福。

「立法會選舉是香港社會的一件大事,立法會審議通過的每一項法案和撥款,都與香港市民息息相關。」行政長官李家超多次強調,今天的香港,已經進入「一國兩制」實踐的新階段,我們必須不忘民主發展的初衷,堅定道路制度自信,更好地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辦好第八屆立法會選舉。

民主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中國人民矢志不渝的追求。不忘民主發展的初衷,堅定道路制度自信,九萬里風鵬正舉。大家相信,在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把這次選舉辦得更成功、更圓滿,讓香港特區民主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一個政治民主、法治健全、自由開放、包容和諧、繁榮穩定、胸懷祖國、面向世界的香港必將更好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