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專家解讀/日本變本加厲 滑向軍國主義

  圖:9月18日,人們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新華社

對於高市早苗政府正考慮為日本自衛隊的「軍銜」改名,包括將「1佐」改為舊稱「大佐」,對此,軍事專家宋忠平表示,日本突然要打破延續70餘年的慣例,絕非其宣稱的「便於公眾理解」「與國際接軌」那麼簡單,而是想要重新組建當初侵略性質的武裝架構。此舉可以被視為推動日本「國家正常化」、重獲對外動用軍事手段權利的一步。高市早苗上台後不斷加速日本「向右轉彎」,不僅要修改和平憲法,還要重新恢復二戰時期舊軍銜制,無疑是完全向日本軍國主義看齊。

軍事專家邵永靈在自媒體賬號指出,日本政府試圖在日本國民與國際認知中將自衛隊與軍隊徹底畫上等號,根本目的是為修憲擴軍作準備。對於曾遭受過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亞洲各國來說,「大佐」具有特殊的歷史敏感性,是日本軍國主義擴張侵略的象徵之一。日本政府選擇恢復這些承載着戰爭罪責的軍銜稱呼,已經暴露出在二戰歷史問題上的危險傾向,即拒絕對戰爭罪行和侵略歷史進行徹底的反思與清算,而是選擇繞開歷史包袱,通過對舊有軍事符號的再利用,來重構國家與軍事認同。

邵永靈認為,日本正試圖用「切香腸」伎倆擺脫戰後國際秩序對它的束縛,這種行為不僅無法贏得鄰國的信任,反而會加劇周邊國家對日本軍事擴張傾向的擔憂。\大公報記者馬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