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隔海觀瀾/大陸軍力迅速提升 台當局「以武謀獨」是妄想\朱穗怡

俗話說「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當台灣方面看到解放軍第一艘電磁彈射型航空母艦福建艦近日正式服役並進行實兵訓練,而自己的首艘台產潛艇「海鯤號」至今仍只能浮在水中,下潛之日遙遙無期,心中的「羨慕、忌妒、恨」是難免的。從早前九三閱兵到如今福建艦入列,大陸軍工發展屢上新台階,從傳統裝備到新質戰力都展現了顯著的質變,實現了從模仿製造轉向自主創新的轉變。這既是大陸科技實力的體現,也是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標誌。相較之下,民進黨賴清德當局還要叫囂「倚武謀獨」、「倚美謀獨」,真是不知今夕何夕。

當今世界擁有航母的國家只有9個:美國有11艘航母,中國有3艘航母,英國、意大利各有2艘航母,法國、俄羅斯、印度、日本和泰國各有一艘航母。雖然美國擁有最多的航母,但據說其航母艦隊總體已處於疲憊不堪的狀態,航母建造能力也在急劇退化。如美國「福特號」服役8年來,電磁彈射系統飽受詬病,堪稱「昂貴的廢物」。而其他10艘尼米茲級航母中有8艘被稱為「病號」:有的將近退役,有的進入長期維護周期,有的因仍處於維護後的訓練整合階段而不能出動,有的則要進廠大修。真正能投入戰鬥的僅2艘──「華盛頓號」和「布什號」。

相較之下,中國航母數量雖然不及美國,起步也較晚,但技術較為先進,尤其福建艦成功實現了電磁彈射系統的高可靠性、高穩定性運行,而且從下水到服役只用了3年5個月,首次實兵訓練也順利進行,而美國「福特號」航母完成相關測試用了12年。

隨着福建艦入列服役,中國大陸進入「三航母時代」。這意味着中國海軍的遠海防禦作戰能力進一步增強。未來中國三航母編隊作戰,艦載機出動數量多、防空覆蓋範圍大、後勤保障和接續掩護能力強,都將進一步提高中國海軍在遠海的攻防和生存能力。

兩岸軍力本就懸殊,加上這些年大陸科技、軍事發展屢有突破,包括前幾天剛剛完成首次海試的全球首艘電磁彈射攻擊艦四川艦,更進一步拉開兩岸軍力差距,把台灣甩得遠遠的。且不論台灣方面斥巨資向美國採購的武器是否能派上用場,台軍士氣低落、紀律渙散,如何能上戰場?

島內立法機構預算中心報告指出,台軍在2021至2024年度共招募志願役士兵52674人,但未服滿最低年限就提前離營的達12884人,佔同期招募比例24.47%,提前退伍人數居高不下。此外,台軍不時發生逃兵事件。這些都反映了台灣年輕人的「厭戰」情緒。這些年兩岸關係緊張完全是因為民進黨當局死抱「台獨」黨綱,導致台海局勢持續升高,增加台海爆發衝突的風險。這是民進黨當局自己搞出來的爛攤子,憑什麼要台灣年輕人為民進黨賣命?台灣年輕人當然不願意當「台獨」炮灰了。賴清德和民進黨所謂「倚武謀獨」「倚美謀獨」終究會以徹底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