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社評/香港成就備受肯定 抹黑唱衰不攻自破

特首政策組和中國社科院聯合舉辦的「中國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昨日在香港舉行,一批國際重量級學者、專家應邀與會,其中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哥倫比亞大學的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與史丹福大學的邁克爾·斯賓塞(Michael Spence)在與行政長官李家超會見及論壇公開發言中,都展現了對香港獨特優勢的洞見,有力回擊了那些針對香港的「唱衰」謬論。

斯蒂格利茨高度認可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內聯外通」獨特優勢。他指出,香港擁有普通法制度和法治基礎,以及英語作為主要語言之一的優勢,使其在全球政治與經濟動盪中擔當「靈活的橋樑角色」。他對香港教育的讚揚更具前瞻意義。他觀察到美國對本土大學的攻擊及對學者與學生的簽證限制,反而促使不少華裔優秀人才回流,猶如為香港「送禮」。美國不斷自我設限,進一步彰示了香港學術科研環境的自由、開放和寬容,對全球頂尖人才的吸引力持續上升。

斯賓塞則從金融角度強化了這一論點。他明確表示,香港匯聚全球眾多金融領袖,反映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傳統優勢穩固。對於特區政府推動經濟多元發展的策略,斯賓塞也表示認同。

這兩位世界級經濟學家的持平發聲,與香港近期的經濟表現形成強烈呼應。特區政府日前將今年經濟增長預測上調至3.2%,遠超多數發達經濟體;摩根士丹利再度上調恒指目標至27500點,反映國際投行持續看好香港的投資價值。香港近來在經濟競爭力、人才競爭力、大學、知識產權保護、航空樞紐等一系列國際排名榜節節上升,國際調解院將總部設在香港,都是以不同角度「說好香港故事」。

事實勝於雄辯,「金融中心遺址論」淪為笑柄,「香港玩完論」徹底玩完。香港沒有衰落,而是正在發生蝶變。它不再獨沽一味只做金融和地產,而是以制度為根基,以創新為動能,以內地為靠山,以全球為舞台,構建更具韌性與活力的經濟生態。

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局勢深刻變化的背景下,香港「一國兩制」實踐面對的國際環境日益複雜化,外界對香港的攻擊從未停止。面對西方主導的偏頗敘事,香港一方面據理力爭,澄清真相,另一方面主動搭建高規格的國際論壇,廣發「英雄帖」。百聞不如一見,今次邀請到斯蒂格利茨、斯賓塞這樣的批判性思想家,親眼目睹了香港的充沛活力,也說明了美國政客打壓、攻擊香港的荒唐,讓真相在理性對話中浮現。這再一次展現了香港的制度自信,香港從來不怕被質疑,因為香港有實力經得起檢驗。

事實上,香港作為一個高度開放、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金融中心,其穩健的制度及與內地的緊密聯繫,使得香港成為動盪世界中的穩定器和機遇平台。近年在香港註冊的跨國企業越來越多,在香港設立的家族辦公室數量持續增加,香港即將超越瑞士成為全球最大的財富管理中心……跨國企業用真金白銀為香港的未來投下的信心一票,凸顯了「唱衰」香港的蒼白無力。

香港今日的成功來之不易,既有中央大力支持,更在於香港社會的團結奮鬥。香港眼下迎來又一個重要時刻,隨着第八屆立法會選舉臨近,街頭選舉氣氛日益濃厚。從特區官員到企業界,從社會名流到一般選民,大家都非常珍惜手中的一票。因為投下的每一票,都是對「一國兩制」的擁護、對香港家園的守護、對美好未來的期許,也是對「唱衰」香港者的一記響亮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