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等教育在國際排名中再度取得佳績,香港大學重奪「亞洲一哥」位置,與中文大學、科技大學、城市大學及理工大學一同躋身亞洲十大,令香港在區內學術版圖中佔據近半席位。這不僅是教育界的里程碑,更為本地住宅市場帶來新一輪承接力。多年來,香港的大學一直是亞洲學生心儀的升學地點,今次排名進一步鞏固其吸引力。
特區政府近年大力推動「留學香港」品牌,配合調整政策,包括放寬非本地生人數上限至本地學額的50%,並容許留學生在學期間從事兼職工作,令來港就讀的吸引力顯著提升。據估算,目前在港留學生人數達8萬人,不僅帶來了租住的剛性需求,也是未來支撐樓市的關鍵力量。
短期而言,租賃市場已見明顯反應。大學周邊地區如沙田、紅磡、將軍澳及上環,租務需求持續上升,租金回報穩定,吸引不少投資者部署收租物業。這類穩定租客群不但提升物業流通性,亦為相關板塊注入活力。
特區政府亦因應宿位不足問題,推出先導計劃,鼓勵市場將商廈及酒店改裝為學生宿舍,並放寬規劃及建築條例。此舉不但紓緩宿位壓力,亦為空置率高企的商業物業提供新用途,提升整體資產效益。
中小型住宅市場長線看好
長遠而言,留學生在港完成學業後,若能留港工作,將成為本地高學歷年輕人口的重要補充。這類人口具備剛性住屋需求,隨着職場穩定,逐漸轉化為置業者,對中小型住宅市場形成長線支持。
雖然未必所有留學生都會選擇留港,但在數年的大學生活中,已逐漸適應本地文化與生活節奏,只要經濟持續復甦,找到合適工作,相信不少人亦樂意在港落地生根。
筆者公司近年聘用多位透過「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IANG)計劃的同事,從他們的分享可見,由在學到工作的過程中,其對香港逐步建立歸屬感,不少人更視香港為長遠發展基地。這類由香港高等教育系統培養出來的人才,不但反映了「留學香港」的優勢,亦是未來本港地產市場重要的承接力量。
(作者為利嘉閣地產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