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來到功能界別的回合,連日來候選人就不同議題唇槍舌劍,施展渾身解數向市民展現自己的政綱、抱負和理念。今次功能界別論壇還有一個特色,即候選人需要回答的問題不只限於一行業一界別,還須涉及香港的宏觀發展方向、如何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議題。看似「超綱」的問題,實則是進一步篩選出真正高質素、足以謀全局的人才,確保新一屆立法會能從大局出發,展現服務香港整體利益、服務市民長遠福祉的高質量民主。
功能界別候選人,或者說包括地區直選在內的候選人,究竟是不是只需了解其所屬界別或地區的情況就足以勝任議員一職?想回答這個問題,不妨先回歸基本,從「香港需要一個怎樣的立法會?」中尋找答案。
香港社會對新一屆立法會的期望,除了支持、監督特區政府施政外,還希望議員能夠緊緊圍繞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促改革等工作,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更好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展示立法會團結、文明、和諧、高效的新風氣。
要做到這些要求,就意味每一名立法會議員都必須有觀大勢、謀大局的能力。「一國兩制」的優勢體現在「內聯外通」,而要善用這項優勢,便需要立法會議員具備適應不同趨勢的大局觀。香港本身就是一個高度開放的小型經濟體,對外圍環境的變化極度敏感,在世界局勢波譎雲詭的當下,每一項政策、每一項法例、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對香港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需要立法會議員準確把握應對。
功能界別議員固然需反映業界的聲音,但不要忘記,立法會本身作為一個整體,並非只面向某一界別,而是以全香港的共同利益為最大依歸。即使是不同界別的代表,他們在議會內的首要身份也是服務全香港市民的議員。假設每一名議員都只了解其所屬界別的情況,而不關心香港整體的長遠發展方向,其如何有效監督政府施政?如果無法服務好香港整體,又談何服務好業界?
立法會議員與普通業界人士的最大區別,就是前者不但服務業界,更服務750萬香港市民。而選舉論壇最重要的功能,便是讓選民通過候選人的表現來判別優劣,從而在投票時作出最好的抉擇。因此,回答那些看似「超綱」的問題,對有志成為立法會議員的候選人而言是應有之義,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要有「全港一盤棋」思維
第八屆立法會身處香港發展的關鍵時刻,此際正值國家全面謀劃「十五五」時期的發展藍圖,為香港發揮獨特優勢帶來新的重大機遇。歷史啟示,唯有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香港才能更好發揮制度優勢,不斷激發創新發展的充沛動能,不斷增強超越自我的內省動力。對於積極促使香港與內地在各領域深化交流合作,推動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第八屆立法會任重而道遠,社會對每一位立法會議員也自然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夏寶龍主任過去曾對治港者提出「五有」要求:有情懷、有格局、有擔當、有本領、有作為。其中「有格局」這點,便是希望包括立法會議員在內的治港者能具備「全國一盤棋」的思維,理解香港作為連接內地與國際橋樑的重要性,並要持續鞏固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地位,加快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從這個角度而言,功能界別的議員,更要有「全港一盤棋」思維。選舉論壇上所謂的「超綱」問題,不僅沒有「超出」範圍,更是應有之義。
高水平的立法會要求議員準確把握香港與國家、香港與國際的關係,不斷提升參政議政能力,提高服務市民和服務香港的水平。想服務好業界,就必須服務好香港;想服務好香港,就必須貢獻好國家,這是新時代對新一屆立法會提出的要求,也是廣大選民選擇議員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