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彷彿藏着一顆顆美麗的古老靈魂。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館珍藏」,剛於十一月二十日揭幕,二百五十件古埃及珍罕瑰寶,叫觀眾大開眼界,嘆為觀止。其中最令人深刻的展品,是圖坦卡門巨像。
圖坦卡門是古埃及的少年法老,充滿傳奇色彩。他年少繼位,掌權約十年,其間推翻了父王阿肯那頓的一神宗教改革,回歸傳統宗教,相當勇敢和有魄力;約十八九歲駕崩,英年早逝;他的繼任者,曾刻意抹去其統治痕跡,甚至不客氣地挪用他的巨像,直至考古學家發現了圖坦卡門陵墓,他才為世人所知。那是極少數未被嚴重盜擾的法老陵墓,出土了幾千件珍寶。
這尊巨像之所以叫人難忘,不在完美,而是缺失。面龐左下方,被挖出一道痕;一對手一雙腳都沒了,雖然難掩其俊美優雅儀表;腰帶扣上刻寫的名字,明顯有被篡改的痕跡,是巨像曾被兩位繼任者挪用的證據。然而,圖坦卡門巨像的殘缺,卻似乎更突顯這位少年法老經歷大起大落,添上悲劇色彩,竟有令人黯然神傷之感。這種殘缺之美,反而更加震撼。
此像原本高度超過五米,本為一對,另一件於芝加哥大學古代文化研究所博物館完成修復,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根據修復工作與考古紀錄,藉着光雕投影技術,虛擬復原其原貌,投影時,巨像重現缺失部分及原有色彩,重拾昔日風采。
有得對照就好。原來我還是更愛那種遺憾美、缺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