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文藝中年/《一束光——高錕的記憶》\輕 羽

東九文化中心是香港的最新表演場地,何種題材和形式的節目較適合開幕誌慶,應該是主辦單位的重要課題。音樂劇《一束光—高錕的記憶》成為劇場首個正式開幕節目,節目內容如何配合場地性質,以至節目的特殊意義,才是開幕節目能否具有紀念意義的關鍵。

顧名思義,《一束光》以「光纖之父」高錕教授的生平和貢獻作為故事內容。以真人真事為題材的戲劇,從來都更考創作人心思。如何有趣地呈現主人翁的真實事跡,並且適度進行藝術加工,藉此彰顯主人翁與時代及社會的關係,全都是創作人更需考量的藝術問題。高錕發明的光纖技術,不單是科學文明的重大革命,更重要是他無私地將該技術奉獻給全人類,不以此謀求個人利益。借助高錕的科學精神,配合東九文化中心的科藝理念,節目的定位已具備先天條件。

《一束光》以音樂劇形式述說高錕生平,連場歌舞配合鐳射燈光效果,確能營造舞台科藝形象。劇場以多個方形升降台作裝置,不同場景能夠變化成各式環境,再加上電子幕牆投射影像作背景,能夠令全劇順暢進行,視覺效果目不暇給。不過,全劇的內容仍然可再深思,從而令觀眾得到更深感受。

故事線以未來少女的角色作為引子,尋找高錕的記憶作為脈絡,講述高錕發明光纖技術曾遇到的困難。上半場能夠呈現一些衝突場面,突顯高錕的冒險精神。然而,未來少女的角色定位與劇情發展並沒有緊扣關連,直到全劇尾聲以未來少女作為終結,雖說是首尾呼應,但並未發揮感動效果。其實全劇另一關鍵角色是高錕太太黃美芸,她支持高錕的科學工作,並且在家照顧子女,更重要是在高錕晚年患病期間對丈夫無微不至的照顧,倘若全劇能夠總結於高錕與美芸的關愛,觀眾便更能感受人間至愛的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