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中通社報道: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工廠被視為美國重建半導體製造能力的重要象徵,但根據台積電第三季財報顯示,美國子公司單季獲利從上一季的新台幣42.32億元暴跌99%至4100萬元。外媒直言,美國廠運營成本節節攀升,使獲利大減,為「美國製造」的前景澆下一盆冷水。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日前表示,「台灣模式」純屬是「跪美模式」,是賣台的遮羞布,勢必導致島內的資金、技術、人才不斷向美國轉移,將嚴重危害台灣產業發展。
據報道,台積電美國業務本季獲利驟減,主因在於公司正全力投入美國建廠與量產計劃,同時導入高階製程技術,設備與人力需求龐大,使運營成本比預期更高。台積電當初大舉赴美投資,除了客戶對美國製造的偏好之外,也與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推動有關。但如今財報數據顯示,在美國打造完整半導體供應鏈的代價遠比許多人想的更沉重。
亞利桑那州的首座工廠對台積電而言是一大成功,因為其主要生產製程技術相對成熟的芯片。但隨着人工智能需求激增,客戶需求也同步增加,意味着台積電必須迅速調整生產。由於採用先進製程技術的設備十分昂貴,建廠與調校周期又長,相較負責成熟製程的一期工廠,二期工廠初期恐難對獲利有明顯貢獻。
業界指出,美國在供應鏈成熟度、技術人才培育、設備運作維護等方面仍不及台灣與日本,加上大量台灣工程師必須外派支援,使得整體運營支出遠高於海外其他據點。由於推動先進製程需要更多資源,台積電在美國的業務獲利相較其他地區恐將持續走低。島內有網友擔憂「台積電會被美國和民進黨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