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羅馬羅馬:從奧林匹斯到卡皮托利」古羅馬藝術大展日前已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啟幕。展覽由上海世博會博物館攜手英國利物浦國家博物館聯合打造,日前正式對公眾開放,展期直至2026年5月5日。本次展覽的131件(套)珍貴藏品均來自英國利物浦國家博物館,該館館藏超400萬件,古典雕塑收藏規模僅次於大英博物館,此次展出的更是其館藏精華。展品涵蓋雕塑、陶器、玻璃器、寶石、石棺浮雕等多元品類,絕大多數為首次亮相上海。\大公報記者 夏 微(文、圖)
利物浦國家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專家瑪麗莎·普蘭德利強調,此次展覽的部分文物修復工作自2017年才啟動,在注重保護雕塑真實性的同時,採用符合當下文保要求的處理方法,盡可能避免對文物原始表面與結構造成損害。這批藏品首次來到中國巡展實屬不易,相信展覽將因其古希臘古羅馬文物的珍貴與展陳設計的精美而獲得成功。
2.27米宙斯雕像「降臨」
本次展覽以「一站式觸摸西方古典文明藝術之光」為定位,通過「眾神的傳說」「帝國的榮耀」「生活的盛宴」三大主題篇章,全景呈現古羅馬從神話到帝國再到世俗生活的完整脈絡,每件文物背後都承載着厚重的歷史故事。展覽既是文物的集中展示,更是文明演進的史實敘事。其中,羅馬雕塑的寫實技法、彩繪陶罐的精美紋飾、馬賽克壁畫和寶石的奢華工藝,都展現了古代藝術家的超凡創造力。
主入口處的眾神之王─宙斯雕像絕對不容錯過。這是本次展覽中最高的雕像,高2.27米,創作於公元1至2世紀的羅馬時期。他高舉的左臂可能握着閃電,用於攻擊敵人。右臂可能握着權杖。他身上的鷹是他的另一個特徵。繞過宙斯雕像便來到令人驚嘆的「眾神殿」,據悉策展團隊靈感源自奧維德《變形記》、荷馬《荷馬史詩》中對眾神聚會場景的描繪,並參考古羅馬萬神殿建築風格。
增多項沉浸式互動體驗
其中,雅典娜的雕塑頭戴科林斯式頭盔,胸前佩戴胸甲(由獸皮製成)。她身旁的盾牌可能是在18世紀,由修復師卡洛·阿爾巴奇尼新增的,上面刻畫着神話生物─戈耳工美杜莎的頭像。希臘神話裏的蛇頭髮女妖戈耳工美杜莎(Gorgon Medusa)具有使人石化的能力,任何看到戈耳工顏面的人都會化為石頭。傳說中,雅典娜和赫密士(Hermes)幫助勇士帕爾修斯(Persus)摘下了美杜莎的頭顱,為了表示感謝,帕爾修斯將美杜莎的頭顱獻給了雅典娜,雅典娜便把頭顱鑲嵌在了自己的盾牌之上。從此,帶有美杜莎的盾牌成為人們識別雅典娜身份的標誌之一。不遠處年輕的阿波羅正靠在一個樹幹上,目不轉睛地盯着他準備殺死的蜥蜴。雕像可能描繪的是阿波羅殺死巨蟒的故事,這樣他就可以在德爾斐建立自己的庇護所。而不同於其他全身的神像,波塞冬的雕像是一個頭像,這個頭像是在意大利蒂沃利的伊斯特別墅裏發現的。16世紀,它成了別墅中一個精緻的噴泉裝飾品。而在「眾神殿」背後的通道中,還隱藏了5間房間,按照神祇的象徵色系打造,例如太陽神是金色、酒神是深紅色、森林女神是綠色等。
不同於傳統文物展,本次展覽在敘事與體驗上均實現創新突破。除了嚴謹的文物陳列,更設計了多個高互動、強沉浸的視覺場景,觀眾不僅可步入眾神匯聚的立體場景,在光影交織中解讀「四季神諭」,更可挑戰互動展項「赫拉克勒斯的12項試煉」。專為阿爾忒彌斯、阿芙洛狄忒等5大神祇設計的主題打卡空間,兼顧深度敘事與社交傳播,實現從「考古歷史體驗」到「城市文化新場景」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