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正如火如荼進行,香港社會積極動員宣傳,文化界各方名人和演藝名家更發揮影響力,不僅各自以不同方式呼籲大家選好立法會,而且共同參與舉辦《同心·投票·創未來大匯演》綜藝晚會,成為文化界全力投入助選的重頭戲。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四年前發布《「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今日重溫,更加理解今次立法會選舉優中選優、良政善治的目標和特點。我們文化界為候選人助選,最重要的是為整個選舉拉票,帶動更多的選民出來投票,為香港的新選制和良政善治投下支持和信心的一票。
距離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尚有不足三星期,大家都感受到社會各界積極動員宣傳選舉,將選舉氣氛推向更高的高度和熱度。特區政府統籌推動今次選舉,多措並舉鼓勵市民盡公民責任投票,大批公務員踴躍到前線參與宣傳推動工作。多個企業和機構紛紛響應政府號召,提供有薪假期和投票支援等安排鼓勵員工投票,過千間商戶響應「投票有着數」活動,為參與投票的選民提供優惠,進一步提升了投票氣氛。
各候選人和助選團近日更是頻密接觸市民,爭取支持的聲音此起彼落,各式各樣的直幡海報隨處可見,宣傳車響起各種宣傳口號,文化界名人和演藝界明星更是發揮自己的號召力,四出傳播選舉信息,呼籲大家選好立法會。其中,特區政府將於選舉前夕晚上舉行《同心·投票·創未來大匯演》綜藝晚會,歌手演唱、新生代偶像演出、大型舞蹈表演及魔術師幻術表演等精彩節目,成為文化界攜手全港市民全力投入立法會選舉的大平台。
深刻領會完善選制初心
今次是完善選制後的第二場立法會選舉,事關「愛國者治港」繼往開來,事關「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四年前,完善香港特區選制後的第一場立法會選舉圓滿完成後,白皮書發表,全面回顧香港民主的產生和發展歷程,高度總結新選制下立法會選舉的優質特徵,堅定了香港各界對推進香港民主發展的信心士氣。重溫白皮書,可以深刻領會中央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初心。
白皮書總結香港新選制的特點和優越性:一是具有廣泛代表性,吸引了眾多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士參選;二是具有政治包容性,候選人來自不同團體;三是具有均衡參與性,立法會議席組成結構得到優化,各階層、各界別、各方面均有代表參與;四是具有公平競爭性,所有候選人在同一個平台上競爭,通過比專長、比政綱、比理念、比擔當、比貢獻等方式爭取支持。
這些優質民主制度的特徵,與西方以政治對抗為特徵的選舉制度截然不同,充分反映完善選制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做到優中選優,各方參選的有能之士,在選舉中以政綱和能力爭勝。今次立法會選舉,社會各界以更大的緊迫感大力宣傳,推動市民踴躍投票,是要為選賢舉能創造良好環境,充分發揮新選制優勢,更加彰顯民主競選的意義。
踴躍投票展現責任擔當
白皮書進一步指出,發展完善香港特區的民主,對保障香港居民民主權利、實現良政善治、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和長治久安具有重大意義。事實上,第七屆立法會任內審議通過近130條法案,較上屆同期增長六成,審批了260多個、總值近7000億元涉及發展和民生的撥款項目。這些實實在在的成績,印證了新選制帶來的良政善治成效。今次立法會選舉,各界踴躍拉票,將更有力把有能者送進新一屆立法會,承先啟後延續高效務實的議會文化,聚焦香港「一國兩制」事業,讓立法會繼續發揮推動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
以文化發展為例,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文化、體育、旅遊融合發展,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助力國家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需要立法會審議通過相關法案和撥款支持。一個匯聚賢能、高質高效,與特區政府良性互動的立法會,能夠團結文化界,融會體育界、演藝界、出版界等跨界合作,與工商專業各界和不同社區探討政策措施,反映市民大眾的文化意向,將能進一步發揮文化資源效益,制定前瞻政策,讓香港的文化軟實力得以提升,在國家文化強國建設中更好擔負內聯外通的獨特角色。
完善選制後,香港正經歷第二次立法會換屆選舉,新的選舉文化正在形成,香港發展重回正軌。各界深入認識新選制的制度優勢,12月7日積極投票選賢舉能,共同把握新選舉文化良機,必能推動香港良政善治,促進香港民主向前發展。
原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香港中華文化總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