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政界:香港發展優質民主 加快實現由治及興

【大公報訊】記者龔學鳴報道: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成為近期香港全社會關注焦點,《大公報》17日全文刊發國務院新聞辦2021年12月發表的《「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並發表題為《選好立法會 實現好發展好香港優質民主》的社評文章,引發社會熱烈反響。多位全國政協委員表示,新選舉制度下的立法會選舉展現了香港優質民主的蓬勃生機,為香港實現良政善治奠定堅實基礎。社會各界期待,新一屆立法會能夠更好地服務香港發展,推動香港在「一國兩制」方針下實現更加繁榮穩定的未來。

「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香港根本無民主可言。直到國家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一國兩制』方針落地實施,香港才真正開啟民主新紀元。」全國政協委員胡劍江指出,回溯香港民主發展歷程,白皮書早已給出清晰答案。香港的民主絕非「港英遺產」,更非憑空出現。

全國政協委員施清流強調,從修例風波的慘痛教訓到新選舉制度的穩健實踐,歷史鮮明昭示:任何地方的民主發展,都絕不能以損害國家安全為代價。「沒有國家安全的屏障,所謂『民主』只會淪為動亂的藉口。」

全國政協委員周春玲用具體數據說明新選制的成效:第七屆立法會審議通過法案約130條,較上一屆立法會同期增加60%。妥善處理了「三隧分流」、撤銷強積金「對沖」、規管網約車等積存多年的難題,同時亦通過了許多着眼於提升香港競爭力的政策措施。最值得一提的是本屆立法會與特區政府共同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履行延擱了超過26年的憲制責任。

本次選舉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競爭性。周春玲表示,三大界別共有161人競逐90個議席,沒一個候選人能夠「自動當選」或「躺贏」,取而代之的是個個無把握、人人有機會的開放性格局。

全國政協委員莫海濤認為,新制度着眼提升代表性、均衡參與及公平競爭,讓民主更好服務治理與民生,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實質內涵。

呼籲選民積極行使投票權

胡劍江指出,161名候選人即將接受選民檢驗,此次選舉的重要性更勝以往,第八屆立法會議員履職的四年與國家「十五五」規劃高度重疊,直接關係香港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的成效,更對破解房屋、土地等民生難題至關重要。

施清流觀察到,本次選舉呈現出守正創新、良性競爭的鮮明特質:「候選人聚焦經濟民生、踴躍提出實招,選民踴躍參與、理性表達訴求。」

他們共同呼籲選民積極行使投票權。胡劍江表示,珍視手中民主權利,堅持理性選擇,以政綱論高低、以能力決勝負、以形象爭認同。

周春玲指出,投票既是公民權利,亦是社會責任。「每一位選民的參與,都關係到香港的未來發展和市民的切身利益。」

施清流呼籲,市民用手中一票選出真正愛國愛港、有能力有擔當的議員,共同守護國家安全,共築香港民主的堅實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