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中日關係/三個「絕不允許」痛擊高市早苗挑釁\靖 偉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至今仍拒撤回涉台錯誤言論,已引致包括日本國內的強烈不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日前更提出三個「絕不允許」:絕不允許日本右翼勢力開歷史倒車,絕不允許外部勢力染指中國台灣地區,絕不允許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並批評高市早苗講了不該講的話,越了不應碰的紅線,強調中方必予以堅決回擊。

繼中止恢復日本牛肉對華出口磋商、發布赴日旅遊提醒和留學預警後,18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在第80屆聯合國大會全體會議審議安理會改革問題時表示,日本根本沒有資格要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19日,中國向日方通報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當前形勢下,即使日本水產品向中國出口也不會有市場。

從外交抗議到經濟反制,從歷史揭批到實力彰顯,中國的應對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精準與威懾力,折射出一個大國在維護核心利益時的戰略清醒與自信從容。

精準反制直擊日本要害

首先是精準反制,直擊日本痛點。外交層面,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奉示召見日本駐華大使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文旅部發文提醒遊客避免前往日本、教育部發預警建議謹慎規劃赴日留學安排,層層遞進,彰顯態度堅決;經濟領域,暫停文化交流項目、限制日本電影上映等舉措,直指日本旅遊業這一支柱產業。有日本經濟學家估計,若中國赴日旅遊持續遇冷,日本將面臨超千億元的經濟損失,GDP下滑0.36%。日旅遊業與服務業高度依賴中國市場的現實,讓日本政客的挑釁付出了真實代價。當然,這也凸顯中國對日本經濟依賴結構的精準研判。

與2012年「購島」鬧劇後中國的反制相比,此次行動更顯成熟。當年,中日貿易額曾因對抗急劇下滑,雙方經濟均受衝擊。而今,中國反制手段更聚焦、更具針對性,既避免全面對抗的副作用,又讓日本切實感受到挑釁的代價。這種既維護了核心利益,又保持了戰略主動的反制,展現了「外科手術式」反制的精準、快速、針對性。

其次是佔據道義制高點。高市早苗將台灣問題與日本所謂「存亡危機」掛鈎,妄圖以「集體自衛權」為武力介入台海鋪路。這一言論不僅違反中日四個政治文件,更踐踏國際法和二戰後確立的國際秩序。

中國外交部的密集發聲,不僅揭露了高市言論的違法性與危害性,更暴露日本右翼勢力的扭曲歷史觀與危險的戰略企圖。從《開羅宣言》到《波茨坦公告》,國際法早已明確台灣歸屬。中國基於法理與歷史的正義之聲,讓日本在國際輿論場陷入孤立,更讓中國站在了道義與法律的制高點上。

其三是中國的自信從容。中國經濟總量超日本三倍、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福建艦入列與四川艦海試……中國「硬實力」的飛躍,為反制日本提供了堅實後盾。中國的自信還源於對國際格局的深刻認知,日本甘當美國的棋子,妄圖藉台灣問題遏制中國發展,卻忽視了自身經濟對中國的深度依賴。這既是中國精準反制的底氣,更顯中國的戰略定力與自信,也暴露了日本對華挑釁的短視與虛弱。

高市豪賭注定慘敗收場

高市早苗的言行,本質上是日本內外交困的集中反映。自民黨深陷黑金醜聞與代際斷層,石破茂辭職後黨內權鬥加劇,當地經濟長期低迷,外交上被迫深度捆綁美國。在此背景下,高市早苗的右翼立場既是迎合國內保守勢力,也是為轉移國內矛盾而進行的政治賭博。其涉台言論的激進程度甚至超過美國,暴露了日本部分政客試圖以「台灣牌」為籌碼,在中美間謀取戰略空間的投機心理。

然而,這種政治豪賭注定慘敗收場且要付出高昂代價。中日經濟互補性強,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頭6個月,日本對華投資大幅增長59.1%,據中國日本商會在今年6月發布的報告,亦顯示有16%日本企業表示將「大幅增加」或「增加」對中國的投資。高市早苗上台後,日本政府對中國「既要卡脖子,又要撈好處」根本此路不通,若日本繼續在安全領域挑釁,中日經濟領域的合作空間必將進一步壓縮。

高市早苗的挑釁行為無法改變中國崛起的軌跡,更無法逆轉歷史正義的潮流。中國的精準反制展現了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堅定決心,也揭示了日本右翼勢力倒行逆施的必然結局。因此,日本對華需要的不是挑釁與賭博,而是對歷史的真正反省,對和平發展道路的切實回歸。唯有如此,中日關係才能走出寒冬,迎來真正的春暖花開。

國際關係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