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議論風生/踴躍投票推動優質民主實踐\陳成爐

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參選人奔走於街頭巷尾,積極爭取選民支持。令人欣喜的是,這場選舉再沒有政治對抗與人身攻擊,而是以政綱辯論、能力展示為核心,通過理性競爭贏得選民認同。這一轉變不僅是選舉文化的進步,更是優質民主的具體體現。在此背景下,踴躍投票成為香港市民履行民主權利、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動香港由治及興的關鍵力量。

民主的本質在於人民當家作主,而選舉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機制。不久前《大公報》刊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1年12月發布的《「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幫助港人全面回顧香港特區民主的產生和發展歷程。認識回歸以來香港民主進程的經驗與教訓,對於深入認識今天香港特色民主制度,繼續推動特區民主穩步向前發展,確保香港「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更好造福全體香港居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完善選制民主重回正軌

回歸前,在港英的殖民統治下,香港根本沒有民主可言。英國當局在香港回歸祖國前,才匆忙推行所謂的「政改方案」,根本意圖是要藉此來阻礙國家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並為回歸後的香港實行有效管治埋下地雷。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敵對勢力將選舉視為對抗中央政府和煽動社會對立的工具,導致立法會內耗空轉,民生問題積重難返,香港的整體利益受到嚴重損害。這種異化的所謂「民主」,不僅背離了「一國兩制」的初心,更讓香港社會付出了沉重代價。

2014年的非法「佔中」,2019年的黑暴,凸顯了反中亂港勢力藉民主之名,行亂港之實。而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更是出現愛國愛港候選人和選民的人生安全受到威脅的情況,令香港社會意識到,違背憲法和香港基本法的所謂「民主」,會將香港推到萬劫不復的地步。

關鍵時刻中央撥亂反正,採取了一系列標本兼治的重大舉措,健全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香港特區行使全面管治權,推動建立健全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這些舉措有效堵塞了選舉制度漏洞,確保了「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為香港民主重回正軌奠定了堅實基礎。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民主發展必須遵循「一國兩制」方針和香港基本法,從本地實際出發,依法有序進行。這一重要論述為香港民主發展指明了方向。

第七屆立法會選舉是香港民主進步的一個重要里程,整個選舉過程公開、公平、公正、安全、理性、廉潔,同時首次實現全部90個席位都有競爭,沒有任何人自動當選的情況,充分展現了香港特區民主實踐的新氣象。而現屆立法會四年的運作,也表明了新選制的優越性和民主制度進步帶給香港的積極變化。

良性競爭凝聚社會共識

過去四年,立法會審議效率顯著提升。四年會期共舉行135次會議,通過130項法案,比第六屆立法會多出49項,展現出在行政主導體制下,立法會以善作善成之志做實事、做成事的成效,受到社會各界認可。立法行政機關既互相配合也互相制衡,香港治理效能得到不斷提升。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更是呈現出新氣象。選舉焦點集中於經濟發展、民生保障等議題,競選活動在理性、守法、良性競爭的氛圍中展開。它讓民主回歸本意,即通過制度化的參與渠道,凝聚社會共識,推動良政善治。

香港立法會選舉是市民民主參與的重要平台,踴躍投票則是這種參與最直接的表現。在香港由治及興的新階段,市民以手中的選票,選出更符合時代要求和香港發展的代議士,不僅關乎個人權益,更關乎香港整體利益與國家發展大局。

江西省政協委員、江西省旅港同鄉會會長